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水利署:土石流與水利工程不能劃上等號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17日電)小林村等災民質疑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是土石流禍首,經濟部水利署表示,土石流與水利工程不能直接劃上等號,且引水隧道洞口距離小林村有11公里,不可能造成龐大土石流。

水利署今天下午說明,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完工後,可增加南部地區每天60萬噸用水,所以才會規劃興建荖濃溪攔河堰,同時開鑿一條14公里的引水隧道來輸送水源。現在災民指責這條引水隧道施工時,使用炸藥炸山,導致土石鬆落,但就工程專業評估來看,真的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水利署表示,這次引水隧道使用的工法,是先在隧道口以鑽掘機具開挖,挖到1.2公里之後,才開始使用炸藥,炸藥平均用量低於一般隧道工程的平均用量。

水利署說,在洞口內1.2公里使用炸藥的地方,若從剖面來看,與山坡表面的距離多在200公尺以上,而土石流發生的地方都是邊坡表面,在距離邊坡這麼深的地方使用炸藥,不足以引起山坡表面的土石流。

針對爆破震動的評估,水利署表示,這種深入洞口才爆破的工法,一般來說僅影響直徑 6公尺的隧道洞口周圍約 3公尺內的土石。

水利署表示,再加上引水隧道洞口距離小林村還有11公里的距離,這個震動將更低,根本不可能造成規模如此龐大的土石流。

越域引水工程施工期間,水利署分別在勤和村、民族村、頂坪林3個地點,委託環保署認可的環境檢測機構實地監測噪音與振動。根據歷次各監測站所測得的資料,施工期間日、夜間統計振動量,均遠低於日本振動相關法規管制標準,也就是越域引水工程的震動程度,根本不可能造成土石流與堰塞湖潰堤。

水利署表示,由衛星影像初步研判,此次山崩面積約有50公頃,深度約6到8公尺,約有300至400萬立方公尺的土石滑向小林村,造成小林村覆蓋土石深度約有15公尺,如此巨大的崩塌力量,根本不是越域引水工程可能引發的影響。

水利署表示,台東的太麻里、南投的東埔與神木村、嘉義的番路與阿里山、屏東的山地門與大津,都沒有相關的水利工程,卻也都發生規模不小的土石流,所以土石流與水利工程不能直接劃上等號,如果要把小林村重大災情歸咎於水利署,對水利署實在很不公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