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續辦、停辦 農糧署內兩派拔河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良傑、鍾麗華、陳鳳麗/綜合報導〕檳榔廢園政策喊卡,其實農糧署內部意見不一。有官員認為政策佳,即使經費龐大,也要繼續推動;不過,也有官員發現,平地檳榔園忙結束申領補助,山坡地檳榔園卻不動如山,成效大打折扣。

有官員認為政策佳 應續推動

廢園出自前農委會主委蘇嘉全構想,由政府編列預算,申請「廢園轉作」者,可獲一公頃十五萬廢園補助,外加五萬元轉作金。預算以每年一百公頃為廢園預估值,因申請者踴躍,曾追加預算編列。

坡地檳榔園不申請 立意盡失

農糧署透露,廢園經費龐大,申請者多為平地老欉或年邁檳榔農無力栽種而申領,反觀山坡地上的檳榔農,不動如山,廢園立意盡失。另,即使山坡地檳榔廢園,若貿然砍除檳榔樹,大雨一來,反造成重大土石災情,因涉及水土保護,還得經過會勘才能廢園,影響山坡地檳榔農意願。

農糧署主秘許漢卿解釋,如果檳榔消費人口減少,「無利可圖」,檳榔產量、種植面積就會降低,這部分必須靠教育、衛生單位宣導。另一方面,檳榔種植二、三十年後會自然衰老、產量縮減,因此沒有必要強制推動廢園。

南投縣中寮鄉和興有機文化村前總幹事張至沅建議,與其政府把檳榔樹當成「燙手山芋」,不如請研究單位嘗試把檳榔樹作為生質能源材料,一旦試驗成功,鼓勵農民砍檳榔樹有了明正言順的理由,政府就不必為檳榔樹再「頭殼抱著燒」。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