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外媒:中國不批馬 為統一布局

台學者:馬政府恐共 還能簽ECFA嗎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9月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抵台訪問第三天,國際主要媒體1日普遍注意到北京升高抗議層級,多項原定舉辦的活動紛紛喊停。路透指出,北京透過多種途徑表達不滿,但刻意低調,顯然不願因此損害兩岸關係。法新社則引述英文台北時報社論指出,儘管北京痛批台北讓達賴入境,卻口徑一致地未將矛頭對準馬英九,因為馬「對中國領導人的統一布局仍具有重要作用」。

報導中說,雖然達賴1日在高雄巨蛋舉行祈福法會時遭少數統派人士嗆聲,但在巨蛋內的絕大多數信眾都對達賴來台撫慰災民極為感動,少有人將達賴此行與政治掛勾。英國廣播公司(BBC )更指稱,前來巨蛋參加祈福法會的民眾只是迫切地想獲得達賴開示,「沒有人」(nobody )想到政治。

中國政府週一表示,達賴訪台可能會「破壞」正迅速改善的兩岸關係,但北京迄今的回應仍限於取消一些較次要的儀式性活動,並將矛頭指向民進黨,而非親中(China-friendly )的馬英九,藉以暗示不想升高爭端,以免使台灣與西藏這兩個被中國視為最敏感的領土問題交疊。

法新社則指出,達賴訪台讓馬政府進退維谷,馬本人和其他國民黨要員都表明不打算會見達賴,以避免北京出現更激烈的反應。國民黨並坦承,上週曾遣人前往北京,向中共當局說明馬政府為何同意讓達賴訪台,「北京的態度對我們很重要,所以我們試圖向他們解釋台灣的想法。」但國民黨並未透露中方如何回應。

美聯社指出,儘管中國不滿馬英九批准達賴訪台,但至今的反應都經過「精心算計」(carefully calibrated ),例如取消訪台的官員層級並不高,與台灣進行中的經貿往來也沒中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網站也以全球頭條新聞報導達賴訪台最新動態,並指出北京的反應顯然經過算計,因為不是所有兩岸交流活動都喊停,兩岸定期航班也在本週上路。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曾慧雯/台北報導〕中國官方傳出為抗議達賴來台刻意冷卻兩岸交流;對此,國內學者表示,中國本來就是把經濟、體育當作政治的工具,只有馬政府天真相信雙方是純粹經濟交流,這樣的行政團隊,國人還有信心、放手讓他們和中國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嗎?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指出,台灣還沒和中國簽ECFA,達賴來訪就引起中國官方如此強烈不滿,馬政府還要配合、限制達賴在台的活動範圍;試問,若台灣與中國進行更密切結合,會變成什麼樣子?

「中國官方對達賴來台的反應,證明一件事情,他們是把一切東西作為政治工具!」陳博志說,無論經濟或體育,中國都要和政治綁在一起,馬政府卻還單純想透過中國來振興經濟;他並抨擊,馬政府有嚴重的恐共症,對中國政府如此卑躬屈膝,怕對岸不高興。

此外,對於這次達賴來台效應?台灣教授協會社經組召集人林健次表示,就算中國宣布兩岸交流放緩,也只是一種表態、短期性的,長期來說,中國仍會積極拉攏台灣,並要求與台灣更多經濟或其它領域的結合,其對台統戰目標是不會改變的。

林健次並憂心表示,馬總統這次救災表現,已讓中國政府察覺,馬是個很好應付處理的對手、機不可失;他說,「以如此行政效率與管理能力的政府,未來要持續代表台灣與中國洽談合作交流計畫,國人能不擔心害怕嗎?」

針對外傳達賴事件將影響到台灣與中國簽署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 )時程,金管會主委陳?和副主委李紀珠昨表示,沒聽說受到達賴影響,除了MOU,市場准入也同步與中方溝通中。目前是以平常心、正常態度面對MOU,最晚的時間不會拖到明年。 至於金融MOU是否受到「市場准入」影響,使得條件談不攏而延宕?陳?回應,MOU和「市場准入」雖然可以同時進行,卻是各自獨立的兩件事情;就好像吃飯可以聽收音機,但不需要把收音機吃進去,市場准入也不用納入MOU裡面,兩者無需綁在一起。

此外,外傳中國多個採購團的後續採購恐因達賴事件變卦,外貿協會則澄清指出,海貿會一到三團已經公開簽約達五十四億美元的訂單,不會有任何改變,雖然原定週五訪台的中國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因故延到19日才來台,但南京業者仍將按既定行程來台採購。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