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法國政壇「清流案」揭總統接班權鬥

人氣 3

【大紀元9月21日報導】(中央社蔡筱穎台北21日電)有法國版水門案之稱的「清流案」(Clearstream)21日開始審理,原告法國總統薩爾科奇(Nicolas Sarkozy)控告當年的總理德維勒班(Dominique de Villepin)誹謗,源自法國售台拉法葉艦佣金案,「清流案」卻發展出震撼法國政壇的右派執政黨兄弟鬩牆的政治鬥爭內幕。

2004年5月到10月,法國售台拉法葉艦佣金案的承審法官范倫貝克(Renaud van Ruymbeke)接獲4封黑函密報,指稱盧森堡的「清流票據交換銀行」內,有收受佣金的秘密帳戶,黑函列舉多位政商人士的名字。

其中,最受范倫貝克注目的莫過於當時的財政部及經濟部長薩爾科奇,因他在內政部長任內雷厲風行打擊犯罪而嶄露頭角,加上不掩逐鹿總統寶座的企圖心,已經成為政壇的明日之星。

范倫貝克後來證實黑函提供的收受佣金名單是偽證,但是遭列名的薩爾科奇不甘清譽受損干擾他的總統之路,除了2005年6月再次回任內政部長後要求調查是誰在誣陷他之外,並在2006年1月31日提出誹謗告訴,「清流案」於是成立。

法官追查製造黑函的幕後黑手時,號稱法國第五共和最大危機之一的「清流案」,從記者到「歐洲航太防衛公司」(EADS)副總裁,甚至軍情部門的洪多(Philippe Rondot)將軍一一被爆料,最後直指當時的總統希拉克(Jackques Chirac)和總理德維勒班。

因為2004年1月9日時任外交部長的德維勒班曾就這份假名單的調查在外交部與負責秘密調查的洪多將軍開過會。

薩爾科奇會憤而告上法庭,主因希拉克和德維勒班經過一番調查,明知名單所列人士均非事實,卻未確切告知薩爾科奇遭人誣陷,還任由法官存疑、媒體渲染,讓他蒙上不白之冤。

雖然希拉克和德維勒班不必然是抹黑行動的幕後主使者,但涉嫌藉力使力破壞薩爾科奇總統大選行情。畢竟,希拉克的愛將是與薩爾科奇有瑜亮情結的德維勒班,並不樂見薩爾科奇成為他的接班人。

2007年3月22日,歐洲航太防衛公司副總裁葛果韓(Jean-Louis Gergorin)對法官表示,是拉郝德(Imad Lahoud)提供這份名單,法國「週日日報」(JournalDu Dimanche)最近報導,拉郝德去年12月告訴調查人員,曾將薩爾科奇加入一份捏造的清流銀行帳戶持有人名單內。

究竟德維勒班是否蓄意密謀誹謗薩爾科奇,利用職權要摧毀他的政治前途?儘管薩爾科奇已穩坐總統寶座,他還是要將當年對手的卑鄙行徑公諸於世。今天開始的「清流案」審判將讓法國人見識這個家醜外揚的政治鬥爭戲碼。

相關新聞
薩爾科齊建議限制銀行家薪酬  歐元集團支持
薩爾科齊訪巴西  將簽署軍備技術轉移協議
法10年來政治味最濃案未審先轟動 前總理挨告
G20峰會若未達成銀行紅利共識 薩爾科齊將離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