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殷琪辭高鐵董事長 歐晉德接任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9月22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綜合報導) 台灣高鐵22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殷琪在會議上正式辭去董事長一職,經由董事會推舉,決定由高鐵執行長歐晉德接任,隨即將與銀行團協商有關高鐵新融資合約問題。曾是最大規模的BOT案,在民間無法承擔的情況下,不得已由政府接手,再由全民買單。

高鐵系統當初被譽為最大規模的BOT案,大張旗鼓的由民間參與興建、營運、移轉的計畫,卻因為錯估承擔風險而面臨債台高築的窘境,負債高達新台幣4,400多億,專家分析,民間承攬BOT的風險承擔能力究竟有多大,恐怕才是BOT成敗的關鍵因素。

當初高鐵辦理招標時,台灣高鐵聯盟在殷琪打著「政府零出資」的口號下,並可為政府省下1,495億元,順利拿下標案,當時劉泰英所率領的中華高鐵團隊表示,對於這一群年輕後輩所組的團隊深感擔心,認為財務結構會是將來最大的問題。

高鐵所遭遇的「風險」,其實遠遠超過高鐵經營團隊以及政府的想像與負擔,從全世界最大的計畫,變成連年嚴重虧損的無底洞,這或許表示有些建設跟本不適合採用BOT計畫完成,將來高雄捷運或是其他BOT案,可能也會面臨到同樣的問題,必須謹慎評估為要。

交通部長:不排除先減資再增資

現任交通部長毛治國,也是當時的高鐵籌備處處長,他認為政府與民間會繼續維持合作伙伴關係,將來不排除要先減資再增資,至於政府在主導高鐵後,如果「借新還舊」的方案可以獲得銀行團支持,高鐵度過今年底不是問題,但本居於主導地位的民間團隊,將退居二線成為股東身分,而有關高鐵營運的融資協議重組,還是得由官方出面解決,但所謂的BOT案早已變調。

毛治國強調,高鐵若要由虧轉盈,除了開源節流、增加運量、開發廠站、控制營運支出外,高鐵還要針對利息、折舊負擔中找出合理且具長遠規畫的解決之道,並想辦法在適當時間改善財務結構,「這也是交通部過去以來努力的方向。」

12年前,為解決政府對推動公共建設所面臨的「財源籌措」與「風險管理」兩大問題,高鐵以BOT模式引進民間資金參與公共建設,共同參與興建、營運,本是立意良善,但如果民間無法提出合理的財務規劃,政府與民間又對BOT有過多的期待與幻想,呈現來的結果就是高鐵現今所面臨的困境。

吳揆:處理高鐵會符合社會期待

吳敦義22日上午於立法院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高鐵過去有不合適的地方,一定會依照公司法及獎參條例處理。他並說,高鐵過去虧損累累,但高級職員卻仍領高薪,是否符合社會公義,還要檢視。吳敦義也指出,處理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有3項急務,即確保營運正常,政府不增資、不增加擔保,並符合社會公義與社會期待。

吳敦義表示,高鐵是最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之一,要確保正常營運,服務所有旅客,接下來要做到政府不增資、不增加擔保,不成為公營公司,但合理改善經營結構。

他說,泛公股結合民股取得高鐵主導權後,才可處理後續降低利息、借新還舊與合法延長折舊攤提,減低利息與折舊攤提負擔,屆時營運收入就會大過營業支出,收支平衡或有盈餘。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