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許GF合併1加1大於2 中芯恐首當其衝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3日電)特許半導體將與GF合併,IEK產業分析師彭國柱認為有「1加1大於2」綜效,並將造成全球晶圓代工業版圖洗牌。中國中芯國際受衝擊最大,台灣的聯電也將面臨挑戰。

產業分析師認為,特許與GF合併,短期應不致對台積電及聯電產生立即影響,預估兩公司合併,經過 1年半整合後,才會對台灣的晶圓代工廠造成威脅。高階製程比重高的台積電短期內仍穩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

阿布達比投資局旗下先進技術投資公司(ATIC)決定收購全球市佔率第3名的新加坡晶圓代工廠特許半導體62%股權,並將旗下的全球晶圓(Globalfoundries,GF)與特許(Chartered)合併。

由於特許連年虧損,且對外尋求買家有相當時間,因此特許遭到收購並不令人意外,只是最後出線的買主是ATIC,且將旗下的GF與特許合併,仍引起業界高度關注。

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IEK)產業分析師彭國柱表示,特許對外尋求買家期間,中芯國際曾有意併購,藉以強化製程技術,並快速擴大市佔率;如今特許為ATIC收購,將直接對中芯造成嚴重衝擊。

不僅中芯提升製程技術夢想破滅,另外,特許與GF合併後,將拉大與中芯間的差距。

特許與GF合併,除衝擊中芯外,未來也將對台灣的晶圓代工廠聯電及台積電造成影響。

彭國柱分析,GF與特許合併在技術、經驗、產能、產品線及市場客戶等方面都具互補效益,因此有「1 加1將大於2」綜效。

GF是自整合元件 (IDM)大廠超微(AMD)製造部門分割成立,即便具高階製程技術能力,但不具晶圓代工經驗,因此發展前景仍不被市場看好。

GF與同屬IBM聯盟的特許合併,將可藉由特許過去多年建立的平台基礎,補強晶圓代工領域經驗的不足;特許則可藉由與GF合併,提升先進製程技術能力,另外,有ATIC奧援,也可紓緩資金吃緊的壓力。

產能方面,特許12吋晶圓產能僅月產2.5萬片,GF也僅有3萬片,過去規模有限,限制了接單能力,兩公司合併後,產能即可快速擴增至5.5萬片,直逼聯電的6萬片,應可有效化解客戶對產能不足的疑慮。

產品線方面,GF過去以AMD訂單為主,產品線主要為中央處理器及繪圖晶片等個人電腦相關產品,透過與特許合併,將有助於產品線更趨多元化,強化接單能力。

在市場方面,GF透過與特許合併,將可快速建立在亞洲的生產營運據點,進軍半導體業主力的亞洲市場。

特許與GF合併,雖然對台積電及聯電而言,將因而少了一個競爭者,不過,兩家合併後,競爭力卻大幅提升,對台積電及聯電造成的競爭壓力,恐將有增無減。

只是特許與GF合併短期應不致對台積電及聯電產生立即的影響,彭國柱預估,兩公司合併經過 1年半的整合後,才會對台灣的晶圓代工廠造成威脅。

業者認為,特許與GF合併勢必會對台積電及聯電造成影響,只是影響程度如何仍待進一步觀察;因為除了晶圓代工廠本身製程技術能力外,相關產業鏈狀況也具相當影響力。

業者指出,台灣後段封測廠日月光及矽品的先進技術能力強,強化了台灣半導體業在高階製程的競爭力,因此預期,高階製程比重高的台積電所受影響相對輕微,仍穩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

聯電因高階製程比重相對較低,另外,在新加坡也有設廠,因此壓力恐將較大。

相關新聞
北美半導體B/B值  創3年來新高
台灣半導體今年產值估1.14兆 年減13%
南科 海力士等晶片業者在美遭告侵權
台灣大哥大孫道存 涉掏空太電171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