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將個人記憶「數位化」存入電腦

標籤:

【大紀元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薇編譯報導)在過去十年中,微軟的研究員貝爾(Gordon Bell )一直將他腦中的數據數位化,轉換到電腦上,因為這是他認為安全的地方。

其實多數人或多或少都在做類似的事情,例如:許多人將照片和電子信件存在電腦上。

但75歲的貝爾將這個記憶「數位化」(電子記憶)的主意發展到了極點。他帶著電子設備到處走,如:攝影機、相機和錄音設備,記錄下他的談話、他上下班的過程,旅行和其他的人生經歷。

微軟目前正在研究一個叫感應相機(SenseCam)的設備,能夠戴在一個人的脖子上,從而自動記錄人生活中的一舉一動。與此不同的是,貝爾還將餐館的發票、信件、賬單,和醫療記錄都用相機拍攝下來。此外,他把他所看到的所有網站都存成PDF格式文件。

雖然還不包括聲音和錄像文件,但複製貝爾的記憶已經用去了逾350GB的電腦硬盤空間。他說,這其實還更好,因為如果我們把我們的數據在足夠多的地方備份的話,這個數位化的「電子記憶」是不會被遺忘的。

他說,到大約2020年,我們整個一生的歷史將會在網上並可以搜尋的。可定位的智能電話和價格低廉的電子存貯裝置在互聯網的籠罩下使過度可行和必然。沒有人將會把他們一生的細節存儲在頭腦裡。我們將會用電腦來實現。同時這個革命將改變作為人的定義。

貝爾和另一名研究員季梅爾合著了一本書《完全召回》(TotalRecall)。(註:加州州長阿諾曾經主演過電影《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在片中他為了臥底,記憶被抹去,後來又被自電腦中召回原來記憶)。

貝爾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他的家人認為他好像家中的圖書館管理員,將家中的資訊有系統的存起來,他們不覺得很怪。

對於部分人擔心這樣會使得人變笨,貝爾認為,這種做法使他的大腦更自由,不需要記住每一件事情的細節,記得大概就好了,細節能夠在電腦中找到。

他舉個例子,因為手機的出現,人們不記電話號碼了,他們把通信簿儲存在手機中。但這並不代表人們就變笨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牙齒牙周疾病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更多證據顯示 咖啡因能預防老年癡呆
機器蝙蝠:微型間諜
研究發現  高血壓易引發記憶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