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南高商 嘉義家職公共藝術設置完成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一件件能引發共鳴的藝術作品,在文風鼎盛、校史悠久的嘉義市國立華南高商及嘉義家職相繼誕生了,分別由知名藝術家顏名宏及黃蘭雅回鄉所創作的「雲光」及「花顏」兩件公共藝術,各自形塑兩校特有的新意象,提昇校園環境品質,讓人有一種熟悉且和自己相連接的情感,對於構建未來良好的藝術教育環境、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顏名宏的作品,名為「雲光的記憶」,藉華南高商與嘉義舊城聚落文化歷史紋理,運用環境的文化符號,與校園的兩棵老榕樹相呼應,以傳統民居的「穿瓦衫」牆,轉譯成為校園空間的藝術,創造公共藝術的精神意象。

這件作品聯繫台灣傳統聚落建築的視覺意象,運用一年之中陽光起落的美麗變化,結合校園運動跑道的環狀軸線,創造出因應視覺與運動的色彩型態變化,啟動了視覺的行為美學。

而黃蘭雅的公共藝術作品,名為「花顏」,這是因為嘉義家職是以女子為主的家事學校,因此創作概念是從女性特有的細膩柔韌質性出發,在視覺形式上以鮮明亮眼的色彩,與具有生命感的造形意象結合,創造出本作品。


藝術家黃蘭雅所創作的「花顏」公共藝術設置在嘉義家職懿德樓中庭左右兩側牆面,以花顏的意義象徵青春年歲的美麗與對生命的正面期待。〈攝影:李擷瓔/大紀元〉

本件公共藝術的師生參與計畫,也非常有意義。這個「以物藝物」的交換計畫,是以人與作品的關係為主軸,透過交換的行為,提供參與者一個藝術行為的體驗。 此計畫由黃蘭雅準備50件袖珍作品,提供給學校師生選擇並做交換。師生必須以一件手製物件與藝術家交換袖珍作品。最後,師生將認養命名的袖珍作品,裝置於懿德樓穿堂大柱上,成為整件公共藝術作品的一部份。這個過程中,藝術家與參與者的關係不僅交錯發生進行,也進一步讓師生的作品融入作品中。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