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聞幕後》消費券 台政策邊訂邊改 2週就出爐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梅英 )反應兩極的消費券當初是怎麼來的?前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說出一段秘辛,「當時整個社會必須要有立即見效的刺激方案來提振國人的信心,經建會參酌國內外經驗,已經進行評估,不料消息提早曝光,並在媒體推波助瀾下,迫使政府在二週內規劃完成消費券方案。」

回溯去年的背景,台灣出口從九月一路下滑,景氣到十一月時已經是非常惡化,經建會於十一月中彙整全球主要國家提振景氣相關做法。

由陳添枝向行政院報告,包括減稅、現金退稅與仿效日本發放消費券,自此消費券議題天天攻佔各大新聞媒體版面。媒體從中建言,是否排富等等,著力甚深,使得發放消費券政策一路上邊訂邊改。

於是短短二週內,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經建會就擬出了「消費券發放特別條例」草案報行政院通過,十二月五日立法院就三讀通過該條例,於今年一月十八日開始發放,在百年難得一見金融海嘯衝擊中,台灣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消費券。

《財經透視 》舉債買熱鬧 得不償失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政府透過舉債方式發放每人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希望能提振民間消費與活絡經濟。不過,若民眾購買的商品是進口商品、而非「國產品」,且消費過程出現「替代效應」,對我國經濟成長的實際貢獻將非常有限。

有人會提出疑問,消費券發放後,民間使用消費券如此熱絡,在開始的幾個月,賣場、百貨或零售業的銷售業績也明顯成長,為何實際效果卻不大?

首先,政府沒有限制一定要購買國產品,如果民眾拿消費券購買的是進口商品,不僅對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沒有貢獻,反而還是負貢獻;所以,消費券若要完全發揮效果,購買的商品就必須「百分之一百」都是國產品。若產品的零件是進口,雖然經加工或組裝為成品才在台灣販售,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度就會打折扣。

其次是「替代效應」的問題;若國人將手上的消費券,用來支付原本就會花費的民生必需品,且將原本該花的現金存起來,如此一來,民間消費並沒有增加,對於提振經濟成長當然是毫無幫助。

日本過去也曾推出消費券,但結果並不成功,原因就出在「替代效果」,當時每一百元的消費券中,日本民眾真正消費只有三十二元,其他都是存起來。

「購買非國產品」與「替代效果」這兩大問題,就使消費券對經濟貢獻大打折扣;總體來說,雖然消費券對經濟仍有些許的正面幫助,但這是用舉債方式支應,將擴大台灣財政赤字,恐怕得不償失。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