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股有利可圖 保守資金轉向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卓怡君/專題報導

雖然今年1到7月的類貨幣型基金規模較去年來得大,但自5月至7月,類貨幣型基金規模已呈現連續三個月下滑,透露市場資金漸從避風港撤出,加上台股重新站回7,000點之上,較保守的資金正等待下一波明確攻擊訊號,也讓台股資金行情出現新一波想像空間。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料顯示,類貨幣型基金規模5月出現今年首度反轉下跌,從4月底的1.19兆元,跌至5月底的1.13兆元,7月底更跌至1.05兆元;反觀股票型基金從4月的2,900億元,成長至3,400億元,短短一個月增加了500億元之多。

凱基台灣精五門基金經理人彭國星表示,根據歷史統計來看,外資積極買超所造成的資金行情,一般都集中在下半年,經過前波拉回後,台股再度醞釀上攻能量,台灣可望再度回到外資懷抱。

彭國星分析,從基本面來看,電子業將進入Windows 7出貨旺季,對於相關零組件及周邊產品皆有拉抬,對電子股股價表現有加分作用;從籌碼面來看,近期信用交易市場呈現融資減少、融券逐漸增加趨勢,有利於多頭表現;資金面部分,在外資信心重回且回補尚未結束下,為台股添加柴火,資金行情在下半年可望持續發酵,台股第四季表現可期,但短線整理格局不變,建議投資人「選股不選市」。

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鍾兆陽建議,隨著產業能見度提高,再加上旺季來臨,預期股市會有類股輪漲格局的機會,建議空手的投資人,可優先佈局一般股票型基金,透過一般股票型基金,可同時參與電子、金融與中概股的輪漲機會;若是較積極的投資人,可再搭配訂單能見度高的科技型基金,參與第四季的電子旺季投資機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