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教育動態
(大紀元記者田宇柏林報導)德國大學之間的競爭越演越烈。為了吸引優秀學生,位於德國南部的弗萊堡大學(Freiburg University)規定,智商超過130的學生可免交學費。康斯坦斯大學(Konstanz University)也表示,高智商的學生可以獲得優惠,但沒有對智商指數作出相應的具體規定。專家們則認為,僅憑智商指數一項還無法判斷學生的整體素質。
根據新澤西州教育部8月16日公佈的初步數據,新澤西州約四分之一的學校沒有達到聯邦「沒有兒童落伍」計劃的標準。達標的學校比例比去年略有提高,同時,許多學校在各項指標上有所改善。
(大紀元記者唐微灣區報導)北加州明慧學校的暑期班於7月23日在佛利蒙市開學,於8月17日結束。據明慧學校的老師介紹,舉辦暑期班是讓這些海外的孩子們瞭解和懂得傳統的中國神傳文化及內涵。
(大紀元記者唐依旋、周奕倫綜合編譯報導)假如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只有一句名言能在五十年後仍被保留在「名人語錄」裏,那毫無疑問就是1997年工黨執政後他所標榜的:「我為政府設定的三個優先事務是:教育!教育!!教育!!!」
據美聯社報導,根據最近公佈的一項報告,只有很少的新州家庭通過州的大學儲蓄計畫來獲得可能的獎學金。
在第二個年度報告中將719所高中作出排名。今年四月二十一日,「渥太華公民報」發佈了渥太華、上部加拿大(Upper Canada)和Renfrew縣的94所高中的排名。
日本去年經民意調查後,最終用「命」字來代表2006年日本社會的特徵。「命」除了代表日王王孫悠仁的誕生外,同時對這一年內頻繁的自殺及校園欺凌案件的發生表示痛惜。日本漢字教育振興協會事務局長氏川弘行在總結自殺和校園欺凌率偏高的社會現象時指出,這與日本教育方針中忽視漢字教學有直接關係。有學者認為,社會上普遍缺乏倫理道德觀,一味追求慾望。這都與日本語表達水平下滑有直...
歐洲中世紀採用「蘋果或硬幣」來測試孩童,當他們成熟到懂得延遲享樂,能抽象的推理選擇了金錢而不是水果時,那麼就應該送他們上學了;在15-16世紀的德國,父母會在小孩開始有理性行為後送他們去學校;而現代的美國,小孩是否夠資格上幼稚園是根據日曆上一個武斷的日子---入學截止日,也就是由州政府或該學區決定小孩是否夠成熟能上學了。
(大紀元記者張茹墨爾本報導)7月3日和4日兩天,在墨爾本市中心京寶大酒樓舉辦了海外中文教師研習會,來自墨爾本14所教授正體漢字的學校老師們齊聚一堂,共同切磋中文教學上的心得,從台灣遠道而來的兩位講師王幼華老師和趙家誌校長對大家進行了內容豐富的講座,包括海外華語教學的五大難題,傳統正體字的基本部首與教學設計、教具製作和班級經營等。
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是美國近十幾年來出現的新型學校,它代表了美國教育改革的一種新思路和新策略。一般認為,特許學校的興起深受美國低收入家庭的歡迎。 (w2007-07-10-voa33.cfm)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高中學生的父母沒怎麼受過教育並且低收入的話,他們的孩子則容易選擇不利於對他們今後做出廣泛職業選擇和提高收入的課程。
(大紀元記者秦飛、韓薇編譯報導)多年來,最反對業績酬勞的教師工會,隨著美國許多州試驗性的依課堂表現發放獎金給教師,這些反對意見似乎漸漸消退。
(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報導)據紐約時報報導,已有數十所文科院校退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雜誌的年度大學排名活動。這個決定是一個包含多所文學院校的鬆散組織 - 安納波里斯組織(Annapolis Group)於星期二(6月19日)年度會議結束後所宣佈的。
(大紀元記者孫燦編譯報導)中國古時候的學子在課前都要調息靜氣、打坐內省。這個傳統在現代中國已消失殆盡,尤其經過中共在文革中破四舊的折騰,在許多中國人腦中連概念都沒有了。不過雖然這個靜心方法在中國失傳,但美國人卻將之發掘,嚐試用於美國學校的教學之中。據紐約時報6月16日報導,針對小學生無法集中精神以及調皮搗蛋,美國專家近年來在美國小學內開始嚐試使用靜心培訓幫助...
首屆邁阿密中文暑期夏令營於6月4~8日在Dr. Carlos J. Finlay 小學舉辦, 爲期一週的活動精彩紛呈, 令參加的學生興趣盎然、意猶未盡。
(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 根據溫哥華太陽報(Vancouver Sun)近日一篇題為「卑詩省教師在中國被噤聲」(Teachers from B.C. muzzled in China)的報導,近年中國國內的外國學校日增,促使北京當局更加嚴格審查教科書,提出更多教學方面的「指示」,希望教學內容和教師言行不與中共意識形態衝突。
(大紀元記者周仁採訪報導)即使多年離鄉萬里,忘不掉的是漢語鄉音,剪不斷的是華夏情結。生活在海外的華人父母,包括東西合璧家庭的中方,大多希望子女能用流利的中文與親友溝通,在血脈中依舊保留一份對傳統中華文化的依戀和承傳。散佈在海外各地的華文學校成了幫助華人父母們實現這份心願的搖籃。
筆記型電腦能幫助學生們更有效的學習嗎﹖幾年前,美國教育界興起筆記型電腦風,籌募經費發給每位學生一台筆記型電腦幫助學習,然而幾年來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卻恰得其反。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說,教育工作者正在為中學生學業狀況普遍下降的趨勢發愁。無論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學區還是較差的學區,這種下降趨勢似乎都一樣。在美國,中學是指六年級至八年級這個階段,身體發育快、好奇多動、注意力差似乎是處於青春期的這些孩子的共同特點。 (w2007-05-21-voa33.cfm)
如果孩童沒有在八歲以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們在往後的求學生涯和長大後的生活將面臨很大的困難。這是無論專家學者或者老師父母都共同信奉的法則。
雖然美國今年以來公佈的各項經濟指標一再不如預期,但近期大學畢業即將投入就業巿場的100多萬美國社會新鮮人,卻可能會發現工作並不如想像中難找。僅管如此,今年企業招募新人除了要求專業技術外,也愈來愈重視人際巧技、人格特質、經驗等條件,所以只有具備愈多條件的人,才能比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訂2007年6月15日至17日假台北市「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以推廣華文教育與優質文化為目標,探討如何整合台灣華語文網絡教學理論、實務研究及先進之科技產業,以科際整合的多元合作模式,奠定台灣電子學習產業之領先地位,建構台灣成為世界華語文學習中心。會議內容包含專題演講、論文發表、論壇時段、華語文電子教材製作...
(大紀元記者朱江報導)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教育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許笑濃表示,加州僑校華裔學生對AP首考反響熱烈,家長到處問,想要報名的學生很多。因為部分僑校不具備AP考試條件,他們三月開始就在幫助學生聯繫公立學校參加報考,但多數公立學校不接受外校報名,目前聽說只有聖馬利諾(San Marino)學校的學生找到了考場。對於十一年級的學生,就有可能錯過這次機...
AP
(大紀元記者朱江報導)首次AP考試前夕,針對中文熱和目前美國公立學校和地區僑校的中文掌握情況,記者採訪了美東中文學校紐約理事沈琬貞。
(大紀元記者畢儒宗綜合報導)彭博新聞報導﹐美國頂尖的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Fuqua商學院近日宣佈懲罰三十四名考試作弊的商學院學生(MBA)。這是該校創校以來最大的舞弊醜聞。
眾所周知,中西方教育在性質與特點上有著極大的區別。中國教育系統強調絕對的服從,而在美國,教育是一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之所長,獨立思考並創意發揮的環境。中美教育的不同好比是國際教育的陰和陽。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免費英文網路教材獲得世界各地廣大反響,不僅在西方學術界,部份翻譯的中文教材也在廣大的中國人中引起重視和歡迎。不分國界、免付學費就可上MIT的課程,所差別的只是一份畢業證書而已。
共有約 41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日(6月2日)投票結束後,墨西哥出口民調、媒體和執政黨都宣布克勞迪婭·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贏得墨西哥總統大選,成為該國首位女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