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
10月27日第五屆「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決賽在紐約曼哈頓社區學院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Tribeca Performing Arts Center)舉行。來自飛天藝術學院的少年男子組選手蒲彧獲得少年男子組優秀獎。他表示,在刻畫人物性格的過程中,自己學習到古人的人格修養。
(紐約訊)10月27日上午10點, 新唐人電視臺舉辦的「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決賽在紐約曼哈頓社區學院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Tribeca Performing Arts Center) 進行。41位選手競技。比賽結果於晚10點後的新澤西州神韻晚會後宣布如下: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10月27日上午10點,新唐人電視臺舉辦的「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決賽在紐約曼哈頓社區學院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Tribeca Performing Arts Center)進行。41位入圍選手在四個多小時的比賽中,各顯身手技巧,奮力在問鼎桂冠之路上最後一搏。比賽現場氣氛充滿了緊張、興奮,有精采高超技巧所引來的掌聲、叫好不斷,也間夾...
青年男子組選手劉明燁以劇目「投筆從戎」入圍10月27日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決賽。這是描寫東漢時期一位著名曆史人物班超投筆從戎﹐成為一代名將的故事。劉明燁表示,潛心進入角色,用心展現人物,是舞蹈具備精神感染力的源泉。
手執羽扇、頭戴綸巾,氣宇軒昂,風度儒雅從容……青年男子組決賽入圍選手緣明在第五屆「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上飾演的是「隆中對」劇目,他刻畫的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決賽於10月27日上午10點準時在紐約曼哈頓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Tribeca Performing Arts Center)拉開序幕。來自澳大利亞、中國大陸、台灣、加拿大、日本、法國和美國等地的41位選手將角逐少年男、女子組,青年男、女子組的金、銀、銅獎。
「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複賽選手、來自臺灣的少年女子組穌愉方和施逸謙接受採訪時表示,學習中國古典舞改變了自己,而「平時自己是甚麼樣,在舞臺上就是甚麼樣」,所以要想跳好舞就要做好人。
10月26日上午10點, 「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複賽在紐約曼哈頓社區學院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進行。56名昨天初賽和亞太區初賽入圍的選手在複賽中的角逐。規定動作的比賽中,選手們在高難的跳、轉、翻、控制等技術技巧中展現古典舞的身韻與身法;在劇目表演中以純粹的中國古典舞的藝術技法塑造人物,傳遞傳統文化真、善、美的內涵。經過激烈的競爭,41位選手入圍明日(27日)的...
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復賽於10月26日在紐約曼哈頓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展開。觀眾中的舞蹈專業人士對參賽選手水平之高、參賽節目的多彩斑斕印象深刻。看到生活在海外的一群年輕華人能繼承到中國古典舞並將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他們稱嘆「中國傳統文化有希望了」 。
第五屆「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入圍青年男子組決賽的選手、來自神韻藝術團的舞蹈演員曹永欣表示,在不斷地學習中國古典舞過程中,自己的審美觀、世界觀也在逐漸改變,在不斷歸正。
10月26日第五屆「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複賽場上,少年男子組臺灣選手陳柏維表演的劇目《易水寒》描寫的是刺殺秦王的荊軻。
10月26日第五屆「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複賽在紐約曼哈頓社區學院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Tribeca Performing Arts Center)舉行。按照大賽的規定,參賽選手需表演劇目和規定動作組合。少年男子組臺灣選手吳家富表演越王勾踐廣為傳頌的臥薪嘗膽的故事,這是在他手臂受傷的情況下完成的。
10月26日上午10時,在紐約曼哈頓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開幕的第五屆「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複賽場上,來自臺灣的亞太區初賽入圍少年男子組選手文譯賢,表演了他的舞蹈劇目《執筆書懷》,舞蹈表現一個古代男子在運筆、書寫的時候,內心的情感與意境。
10月26日﹐新唐人電視臺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蹈大賽」復賽緊張激烈﹐高手如雲。來自新西蘭、德國、中國大陸、臺灣、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法國和美國等地的56位選手經過一整天的比賽﹐終於在傍晚6時分出勝負。共有41位選手入圍了明日在紐約曼哈頓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的決賽。
新唐人電視臺主辦的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復賽於10月26日上午10時, 在紐約曼哈頓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Tribeca Performing Arts Center) 展開,經過昨天近8小時的激烈比賽而進入復賽的51名選手,和亞太區進入復賽的5名選手今天同臺角逐﹐參加男子、女子少年及青年組共4個組別的比賽。
每個學習舞蹈的人都有同樣的體悟,要跳好並不容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定要苦練,剛入門時要忍受很多肢體方面的痛,全世界中國舞大賽初賽選手李竺星說,「就是要堅持。其實學中國舞,我領悟到:要想做好一件事,遇到難時,不要放棄。」
少年男子組複賽入圍選手陳厚任今年是第三次參賽,他在接受採訪時高興地表示,今年參賽心情更放鬆,對自己的參賽劇目和規定動作完成情況表示滿意。他表示,幾天的比賽下來,會對選手有很大的提高,對自己來說一定會有一個飛躍。
「我喜歡這個角色,他可以把我帶進古代戰場的感覺,霸王別姬那種分離的感覺,最後項羽自刎於烏江河畔,所以一個舞蹈裡面可以體驗出很多種情境出來,就像演戲一樣,可以揣摩出那個情境,他讓我突破了我自己很多,所以我喜歡這個角色。」10月26日,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初賽場上,青年男子組臺灣選手曾奕捷表演的劇目「烏江淚」描寫的是項羽的故事。
10月25日下午,在曼哈頓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Tribeca Performing Arts Center)的舞台上進行著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初賽,少年組男女選手出場就個個不同凡響,青年組選手的表演更是以成熟的身韻技法將中國舞這種藝術形式發揮得淋漓盡致。
由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初賽於紐約時間10月25日晚9時在紐約曼哈頓社區學院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Tribeca Performing Arts Center)結束,51位選手脫穎,與從亞太區初賽中出線的五名選手,共同進入26日舉行的複賽。
10月25日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初賽在紐約曼哈頓社區學院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舉行。少年男子組共有18名選手,其中之一是來自臺灣的廖炎勇。除了規定動作外,他表演的劇目是《林沖夜奔》,在舞蹈中,他要表現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奸臣高俅陷害後,被逼上樑山的情節。
10月25日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初賽場上,來自臺灣的少年男子組參賽選手諶奕夫,他表演的劇目是《屈原天問》。在表演中,他詮釋了屈原懷才不遇的悲涼、淒壯之情。
新唐人電視臺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於今天(10月25日)在紐約曼哈頓社區學院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登場。來自新西蘭、德國、中國大陸、臺灣、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法國和美國等9個國家、地區的64名選手24日陸續到達紐約。他們將於25至27日參加初、復及決賽,角逐少年男、女子組及青年男、女子組的金、銀、銅獎及優秀表演獎。
舞蹈是人類最早的藝術,是神傳於人的傑作,神傳之韻是古典舞的靈魂。在原始的大地上,當人類旋轉身體、伸展雙臂,在藍天下奔騰跳躍時,心中充滿的是對神佛的敬仰和對生命的禮讚。六年來,神的舞者在世界的舞台上傳達著神的召喚,多少眾生因而覺醒、找到了心靈的歸宿。中國舞,舞動神州正氣。
(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 亞太區初賽馬上(8月18日)將於香港舉行,近日中共出盡招數不斷干擾大賽,並在中共內部下達密令,要求抵制這一賽事,並禁止大陸的舞蹈選手參賽。為此,各界紛紛譴責中共對國內參賽者的打壓,不僅埋葬了他們的才華,更斷送了他們的大好前程。 由海外獨立中文媒體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不僅為中國...
新唐人的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在海外已經舉辦4年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舞蹈家在此進行自己藝術成就的競選;而很多獲獎者便有了機會進入美國神韻藝術團,將自己推向了世界頂級的大舞台,在世界各國最古典輝煌的劇院展現自己的才華,這對於絕大部分中國的文藝界人士來說,那是做夢都夢不到的奢望。
近日,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政協主席賈慶林會見了一些中國大陸的中國舞舞蹈演員,稱要在中國大陸投入大量資金抄襲和摹仿神韻而專門成立藝術團。香港8月18日中國舞舞蹈大賽初賽在即,為阻止參賽選手參加新唐人舉辦的「第五屆中國舞舞蹈大賽」,中共國安人員告訴一位有意參賽的中國大陸院校的中國舞學生,說中共高層已經允諾會投入大量資金,照神韻藝術團的樣子,啟動藝術團,讓參賽選...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以弘揚純真、純善、純美的正統舞蹈藝術為宗旨的新唐人電視台「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今年進入第五屆,首次移師香港舉行初賽,深獲香港舞蹈界歡迎。香港著名中國舞舞蹈家梁家權讚揚大賽在香港播下中國舞的種子,意義深遠,呼籲舞蹈界專才把握良機踴躍參賽。
新唐人「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自2007年舉辦至今,吸引來自世界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到美國紐約參賽,每年發放獎金6萬美元。為了弘揚純真、純善、純美的正統舞蹈藝術,把中國古老文化推向全世界,也為中國舞演員施展才華搭設平臺,大賽已成為唯一的世界性中國舞藝術創作、展現、交流和推廣的平臺。
長久以來,中國人自視為沒有舞蹈的民族。然而古樸的舞蹈曾經流淌在民族的血液中,迴旋在黃土地上。《詩經》中留下了先民舞踏在大地上的歌詠,而直到今天,4487;佈大地的民間舞、民族舞是挖掘不盡的寶藏。神州大地上五十六族遊牧、農耕、漁獵的生活風格,以及各地百姓創造的腰鼓、秧歌、花鼓燈、蘆笙舞等,使得中國舞這一文化寶藏規範龐大,世上少有。
共有約 74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近日,北京遭遇狂風暴雨,連擁有六百多年歷史的故宮也未能倖免,屋瓦被大風吹落了一地。分析人士和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天人感應」,這次事件或是某種超自然力量對中共統治者作惡多端的警示,中共的行為既引發了民怨,也招致了「天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