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撤離中國事件
在谷歌宣佈考慮撤出中國市場將近三週後,美國民主黨一名高層人物要求30家科技企業交待其在華業務,並就它們的保障人權、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的政策作出解釋。
谷歌和其他西方公司受到中共網絡攻擊之後,很多公司發現,面對中共政府支持的網絡攻擊,它們束手無策。
至本文完稿之時,Google撤離中國事件與否暫時懸而未決。但是Google的反對聲音已經明顯降調,為了留在中國的的「台階」也已搭好:一度放棄審查限制的「谷歌」搜索引擎又恢復了「據當地法律法規和政策,部份搜索結果未予顯示」的告白;黑客的惡意攻擊已經演變成谷歌「內鬼」搗鬼。短短數天之內,美中雙方官員已經舉行多次會晤,磋商「網絡自由」問題。
法國外交部長伯納德.庫克那(Bernard Kouchner)星期天(1月31日)說,他本週與中國的對話中,會要求中共外交部就北京方面同谷歌的爭執給予解釋。
「谷歌事件」已漸平息,然而法國卻在此時「插上一腳」。法國外交部長在受訪時表示,將在中國代表來訪時要求中方解釋。
「谷歌事件」已漸平息,然而法國卻在此時「插上一腳」。法國外交部長在受訪時表示,將在中國代表來訪時要求中方解釋。
在發出聲明威脅退出中國兩個多星期後,谷歌除了期間改口說不離開中國市場之外,似乎未見任何行動,令各方猜測谷歌到底怎麼回事?一些業內觀察家懷疑,谷歌這次挑戰中國政府的一些初始的支持者因為看不到後續的進展,可能會感到很沮喪,谷歌還能等多久,才不至於失去這些人的支持?世界在期待谷歌走出下一步……
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針對最近的谷歌事件表示,中國需要更加透明,更加守法,才能確保美國企業在華髮展。 (google-issues-china-20100130-83147582l)
《極光行動》(Aurora Operation),不是湯姆克魯斯的最新間諜電影,也不是最新的間諜遊戲,它指的是,最近疑似中國黑客入侵幾十家美國高科技公司的信息攻擊事件。 (CLUES-OF-CHINESE-HACKERS-WERE-BEHIND-GOOGLE-ATTACK-20100129-83080367l)
互聯網搜索引擎巨頭谷歌(Google)公司首席執行官星期五繼續為該公司不再遵守中國網絡審查制度的決定進行辯護,並表示,谷歌希望留在中國。與此同時,谷歌公司提出,審查制度是一種貿易壁壘,希望美國政府在與中國和其他貿易夥伴的談判中能夠保護互聯網自由。 (Google-Casts-China-Censorship-as-trade-barrier-issue-...
「『谷姐』一下,寂寞全消除。」這句話正在內地網絡躥紅。此前,山寨版的YouTube視頻網站也被80後大陸年輕人推出。
1月13日Google聲稱無法接受中國政府的審查要退出中國市場以來,中國的“互聯網自由”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1月21日美國務卿希拉蕊的演講,將技術和網路安全領域的爭端提高到基本自由價值觀的層面,表示美國“支持一個允許全人類平等享有知識和思想的互聯網”,並要求對Google受到的網絡攻擊做徹底透明的調查。而中國則開始調整有關Google危機的報導口徑...
安全專家表示,對於網絡搜索巨頭谷歌的電腦在中國遭到攻擊,這只是大規模政治和企業間諜活動的一部份,利用在電子郵件附件的安全漏洞,潛入美國的主要金融,國防和科技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網絡。
現在中國人獲取資訊比過去方便多了,這主要歸功於電腦網路的使用。報紙、電視等等傳播工具很容易被共產黨控制。共產黨利用被控制的媒體騙人很方便。經常有人說:我每天都看報紙電視呀,為什麼還被騙呢?這就是因為共產黨控制的媒體只告訴你一部分事情;不告訴你另一部分事情。你以為你聽到看到的大部分是真的;但是你看到的整體的畫面卻是假的。這就叫用真話騙人,是比較高明的騙術。
(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編譯報導)《今日美國》(USA Today)近日發表評論指出:谷歌最近威脅要退出中國,凸顯中國長期以來對個人自由的打壓和對跨國公司的要挾性控制。
美國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日前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涉及到中國互聯網自由的評論,引起了中國國內以及國際間的廣泛關注。
現在人們問:為什麼谷歌要離開中國?它的背景是什麼?我個人認為,這和中美整個大的局面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而且谷歌是在這裡出來的。分兩方面講,一個是中方的背景;一個是美方的背景。
當穀歌因中共審查和駭客攻擊,宣佈不再過濾搜索結果或撤出中國,回歸「不作惡」的道義原則時,短短幾秒鐘就傳遍了世界,引起了全球強烈反響和熱議,美國政府、政要及許多網民,都力挺穀歌敢於站出來對中共說「不」。穀歌在中國的遭遇更值得深思,從向中共妥協,到意欲撤離和對抗,讓人深刻反思與中共的關係,也向自由世界拉響了警報。
網絡安全專家們表示,在近期曝光的一系列網絡攻擊中,谷歌(Google)、Adobe和其它高科技公司僱員的私人朋友成為黑客的攻擊目標,這個特點引發隱私憂慮,同時還顯示出這些攻擊高度複雜。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1日發表了題為「網絡自由」的演講,宣布美國將把不受限制的互聯網訪問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這是谷歌事件之後美國政府正式就網絡自由問題公開表態。對此中國的喉舌媒體指責聲一片,而來自民間的反應卻支持讚揚和叫好。如何解讀美國外交的新的任務呢?中共又為什麼強烈反對他國的政策?
自谷歌批評中共監控互聯網行為以來,谷歌公司與中共政府關於互聯網自由的交鋒仍在持續。就此話題1月22號本台採訪了大陸兩位異議人士,他們表示侵犯人權、侵犯大陸民眾通訊自由的恰恰是中共。
「谷歌」(Google)激情演出的「欲離還留」戲碼,即便最終結果還是留在中國,卻無可置疑的挑起是否會出現「外資撤離中國熱潮」之疑惑。
(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編譯報導)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日前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如果谷歌被迫撤出中國,那麼就可以做空中國共產黨。(譯者註:做空本是投資術語,比如說當你預期某一股票未來會跌,就在當期價位高時賣出你並不擁有的股票,再在股價跌到一定程度時買進,賺取其差價。)
網路巨擘Google最近在中國受到不合情理的待遇,引起國際軒然大波,Google幾度揚言退出中國市場,雖然最後還是決定忍痛委屈求全,但這事件背後的主因,如果沒有獲得妥善的解決,中國當局幕後的黑手不放手的話,日後仍潛藏無限隱憂,也為其他在中國投資的外國廠商面臨是否續留中國經營的難題。尤其長期在中國設廠的台商,更是徬徨無措,在過去所發生斑斑血淚的慘痛遭遇,更是讓...
近一段時間以來,谷歌公司擬退出中國市場一事被炒的沸沸揚揚,許多國家媒體對谷歌之舉均予以了正面的積極的評價,認為其在沒有陷入深潭之前,選擇回歸其「不作惡」的信條,是給全世界的大公司和政府做出了榜樣。
自谷歌中國不滿中共的網絡審查要求,退出中國市場,並解除搜索關鍵字的屏蔽如(中國共產黨亡、法輪功、六四真相等)大陸民眾反響熱烈,甚至到谷歌中國總部門口獻花表示支持和紀念。
稍早Google聲言退出中國,引起中國腦震盪,世界為之嘩然,網友熱烈議論,以Google規模之大之壯,居世界網路龍頭之尊,如今卻輕言放棄中國市場大餅。其實,促使Google採取引退策略,其冰凍三尺已非一日之寒。發生網路攻擊事件,以及中國過去一年來多方試圖進一步限制網絡言論自由的行為後,讓一向標榜網路安全及資訊自由的Google,頓失競爭力,於是意興闌珊,乃表...
美國白宮說,奧巴馬總統對互聯網公司谷歌遭中國黑客攻擊感到憂慮,並要求北京就此事作出解釋。這是谷歌事件導致北京和華盛頓關係緊張的最新發展。
(中央社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22日法新電)白宮今天表示,美國總統歐巴馬對於網路巨擘谷歌(Google)遭到駭客攻擊而感到「憂慮」並希望中國作出解釋。
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在公司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谷歌依然相當堅定地留在中國,但在合理的短時間內應有所改變。
共有約 40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國的汽車供應鏈企業正跟隨車企加快海外布局,瞄準歐美和東南亞市場。業內人士甚至稱「不出海,就出局」。經濟學者和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企業此舉旨在規避歐美的制裁。 6月24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旗下的中汽信科聯合其它機構發布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