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素 :犹太人文化成就了以色列企业

人气 25
标签:

【大纪元1月6日讯】以色列是一个只有七百一十万人口的国家,周边都是敌对国家,常年战事不断;自然资源匮乏;国民笃信犹太教,以犹太人为主。而正是这样一个外部环境并不优越的国家,成为了世界企业的温床。

以色列是世界人均拥有企业密度最大的一个国家,平均每1844人拥有一家企业。这个国家被列入纳斯达克(Nasdaq)指数的企业超过了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整个欧洲国家的总和。

自2000年后的六年间,和很多国家一样,以色列经历了全球性的科技泡沫破裂。更甚的是,这期间他还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和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但是,这六年间,以色列在全球风险投资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攀昇了两倍,从15%上升到31%。

其实,以色列企业的经营要跨越的不仅仅是战事、能源短缺等难度,早在以色列成立的5年前,也就是1943年,由22个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盟就开始了对犹太企业产品的围剿。规定联盟成员国禁止购买产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企业的产品;同时,也对别国和其进行贸易的企业进行制裁。所以,在以色列的大街上看不见日本、韩国等国的名牌车。诸如,丰田、本田、马自达和三菱等品牌的汽车。

针对此,以色列人将企业的发展领域集中到网络、电讯、软件、电脑等高科技领域,避免了普通贸易在穿越周边敌对国家时,所必需支付的高昂长途运费。目前,以色列最大的5个贸易国家是美国、中国、比利时、印度和荷兰。在中国,主要电话公司和设备和软件都依赖于以色列产品。

以色列人喜欢旅游,在他们35岁的时候,普遍已经去过超过10个国家。他们旅游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观山玩水,以色列年轻人追求的是“走得远、住得久、看得深”。他们不畏惧陌生的环境,这种旅游文化,扩展了以色列人的视野,促成了他们特有的投资眼光。

以色列人非常勤劳并富有理财意识。少年时代起,家长已经开始有意培养他们的下一代。在孩子过12岁生日时,长辈们会给出四位数的礼金,这标志着孩子的成年,是孩子自己管理的第一笔财产。当然,犹太人的孩子决不会乱花钱。在北美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地上有一个仙令,低头去把它拾起来的一定是犹太人”。

再说以色列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他们不像主仆、父子,更像是兄弟间友好的互助关系。

比如1965年成立的Netafim公司,主要从事用于农业的地下管道灌溉技术和设配的推广。这项技术可以在节水40%的情况下,农作物增收50%。2004年当时的以色列贸易部长Ehud Olmert以Netafim的名义去到南非,其真实目的是为了和南非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而这趟旅程,不仅为Netafim公司带来了3千万的合同,也使以色列和南非成功达成了农业和干旱土地发展的备忘录。

说到Netafim公司,还让我想起一个故事。1999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李鹏去以色列从事国事访问,和其他中共领导人出访时一样,李鹏为以色利送去了很多合同,其中之一的是引进了Netafim公司的一套价值一百万美元的灌溉设备。

回国后,这套设备由石油部接下,压给了下属的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后来,被用在一个叫孤岛的地方种植棉花,那里不是沙漠,加上地下灌溉设备提供的充足水量,棉花长势喜人,比一个成年人还高,只是,枝条上一个棉桃都不结,产量为零。这成了人们茶前饭后的笑话。以色利的名字开始被当地人熟知,一百万美元买来的笑话也让当地人偿到了中共金钱外交的苦涩。

除高科技外,以色利的农产品种子改良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上世纪90年代时,中国从以色利购买樱桃西红柿种子的价格贵过黄金。这些都是以色利企业发展避硬就软的成功之鉴。

(本文刊登于加拿大加东大纪元专栏版)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辛素:邓玉娇事件的背后因素
辛素 :多伦多市政罢工后应考虑的问题
辛素:跳出思维框框 看清中国现状
时事评论 :eHealth丑闻将卫生厅长拉下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