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廉政署登场 政风司走入历史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吕宜凯台湾台北综合报导)众所瞩目的“廉政署组织法草案”已研议完成,将送行政院审核。草案中规划设立“廉政审查会”,针对社会舆论质疑调查失当及未移送案件,引进社会人士事后监督机制。对此,国民党立委认为外部监督可以增加组织的客观性;但民进党立委则质疑,会有政治力因素干扰廉政署办案。

法务部廉政署组织法草案共有9条条文。草案明订廉政署掌理事项,除“国家廉政政策之拟定、协调及推动”及“廉政法规之制定、修正、解释”外,也包括贪渎预防与各机关政风业务的督导与管理。草案中删除行之多年的政风司,并授权法务部增列政风处。

为执行反贪、肃贪业务,将由各地检署派驻检察官直接指挥廉政官及司法警察,并设置“廉政审查会”针对民众投诉,以及社会舆论质疑调查失当及未移送案件进行事后审查监督。“廉政审查会”置审查委员11到15人,遴聘法律、财经、工程等相关领域学者及业界代表担任。

针对廉政署下设立“廉政审查会”,引进社会专业贤达做事后审查,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30日质疑,遴聘社会贤达根本就是把公权力交到私人手上,他们没有经过司法官检定考试,会造成外人进来就是政党的打手,也违反侦查不公开之虞。

国民党立院党团首席副书记长谢国梁则表示,香港廉政公署也有设立类似的外部监督机制,主要是希望藉由外部的事后监督,避免廉政署违背程序及人权办案,或是长期积案,让廉政署能更公正客观。

谢国梁也坦承,这样的社会贤达人士真的不好找,委员的背景、审查跟公信力要做严格把关,就不会有政治力介入的干扰。

立委邱毅认为,由于体制内可能是酱缸文化,对不合理的事会见怪不怪、官官相护,因此还是需要体制外的监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