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苏花改速审 地质问题遭质疑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先凤台北1日电)苏花公路改善计划环评今天获专案小组会议有条件通过,创下初审重大开发案最快通过的纪录。会议中,大部分委员赞成通过,仅地质问题受质疑。

台9线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为苏澳至东澳、南澳至和平、和中至大清水路段进行长短隧道及桥梁改善工程,全长共38.4公里。施工高峰期为民国101至103年。

今天初审会,首先由各界登记发言。台湾生态工法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贺陈旦表示,面对苏花公路日前发生的重大坍方,相关单位应深自检讨调整。事故发生点,依过去坍方纪录,并非落石频率高的路段。公路局自97年起执行改善30处易坍方点工程,也未包含此处。显示资料十分错乱,不应在匆促情况下,贸然通过。

荒野保护协会保育部主任周东汉表示,环团不反对苏花改,而是要改的更好。他引用台大地质学系教授陈文山的研究表示,计划中工程经过永春隧道,此处在先前铁路改善计划工程中,即面临大量涌水和水压问题,此处地质不良,不应忽略。

千里步道筹画中心执行长周圣心指出,她是花莲人,政府欠花莲人公道。苏花改总经费约新台币463亿元,共要开挖8个隧道。总长20公里的隧道工程,经过11个断层带,17个环境敏感区。隧道开挖直径从9.8到14.6公尺,相较北回铁路隧道的6公尺,工程体大很多。这样的规划不无为苏花高铺路的可能。

民进党立委田秋堇也以雪山隧道为例表示,总长13公里的雪隧,原预计8年完成,最后延长为15年,开通过程工程人员也有伤亡。苏澳至南澳是不规则如揉皱的纸的地质,开发单位用北回铁路当年的资料做地质调查是不够的。她并非阻挡开发,而是确保真正安全。

发言者也有来自花莲的民众,他们呼吁专家学者正视东部民众需要一条安全回家的路,包括艺人刘尚谦、花莲县蔬菜运销合作社经理林连明等,而花莲观光协会理事长施胜郎更下跪表达期待的强烈。

花莲县长傅崑萁也于会中发言,他说,来此开会一趟路程绕4/5个台湾,花14小时,比台北飞洛杉矶还久。这条安全回家路已等了很久,非仅是环保、工程问题,更是人道问题。

交通部次长陈威仁回应表示,对于多人提及的地质调查,初步没什么问题,将来会再做更详尽资料,也会征询各界意见。

交通部公路总局主任秘书陈茂男说,许多路线都在旧北回铁路20公尺以内区域,已掌握地质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