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日本互表钓鱼岛主权 专家解读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骆亚、程静综合采访报道)马英九总统今天(11月1日)接见来访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表示,钓鱼岛是中华民国的领土,希望相关争议能理性解决。安倍晋三也表述了主权立场,还前往忠烈祠献花致意,格外受瞩目。在野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强调,不会考虑和中国合作处理相关的争议。

两者此番积极互动,同中日的态度形成极大反差。专家认为,台湾虽然与日本有钓鱼岛之争,但目前无力解决,台湾面临的主要危险是中共专制政权施加的战略压力。对于钓鱼岛被日本“事实占领”,中共应负责任,中方在钓鱼岛事件中的态势强硬,令邻国担忧。

安倍晋三忠烈祠献花致意

身兼国民党主席的总统马英九今天(11月1日)表示,安倍晋三昨天(10月31日)去忠烈祠,是表达善意的作法,是日方友善的态度,“我们给予肯定”。台湾外交部表示,这是日方主动提出的要求,而非其特意安排。忠烈祠中供奉了包括了中日二战期间阵亡的国军人员。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日前经由台北松山机场和东京羽田机场的开航,率团前来台湾进行2天的访问。

各自表述钓岛主权 对未来乐观

台湾外交部长杨进添表示,马英九总统和安倍晋三谈到了钓鱼岛问题,马英九明确宣示钓鱼岛是中华民国的领土,希望相关争议能理性解决,并维持东亚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杨进添还指出,安倍也宣示了钓鱼岛的主权,台日双方都各自表述了自己的主权立场。但安倍晋三在面对媒体询问有关钓鱼岛问题时表示,因为日本和台湾拥有深厚的友情,他相信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马英九也指出,从台日加强交流来看,显示目前台湾政府不是以中国大陆做为唯一交往的对象,而是采取平衡的策略。马英九还表示,台北、东京形成了一日生活圈,他对于未来双方之间关系的发展感到乐观。

蔡英文:不会考虑与中国合作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今天(11月1日)也与安倍晋三会晤,她特别强调,不会考虑和中国合作处理相关的争议,民进党主张钓鱼台主权属台湾,并希望台日就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尽速展开磋商。

她说,马政府推动ECFA(经济合作架构协议)过度亲中,经济上过度依赖中国的时刻,更希望强化台湾与其他主要经济伙伴的关系,减缓对中国经济的过度依赖。

蔡英文表示,中国对台湾的武力威胁持续增加,飞弹部署近1400枚。而且,台湾现在2/3以上的上市公司在中国都有投资,中国以此施压台湾企业,迫使企业接受中国的政治主张,这是民进党所担忧,也是日本未来必须面对的问题。她还说,中国必须了解以民族主义与霸权处理与亚洲国家的关系,非台湾所乐见,平等、相互尊重才是中国与亚洲国家的相处之道。

台湾目前无力解决这个争端

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孙延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台湾虽然与日本有钓鱼岛之争,但无力解决这个争端。台湾面临的主要危险是中共施加的战略压力。台湾朝野双方均把日本看作制衡中共的战略强援。因此,决不会因小失大,为钓鱼岛问题和日本针锋相对。

所谓“不跟中国大陆合作解决钓鱼岛问题”,就是说防备中国大陆的专制政权,要甚于防备日本对领土、领海的觊觎。同理,日本也会把台湾作为制衡中共的牌来打。因此,也会暂时在相关问题上表示克制。

钓鱼岛被事实占领 中共应负责任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李天笑指出,中共在利用钓鱼岛风波来拉拢和安抚与台湾的关系,实际上是离间台湾和美国、台湾跟日本的关系。而民进党蔡英文在钓鱼岛问题上,实际上不想台湾上中共的当,不要被中共利用钓鱼岛的方式来进行统战的阴谋。

李天笑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政府长期采取“搁置主权”政策,默认了钓鱼岛是“日本领土”,是要负责任的;而且,在钓鱼岛争端中,中共并没有真正想拿回来的意愿,但又要借此来调动国内大学生游行来向日本施加压力,造成中日关系紧张的局面,其实是在利用钓鱼岛来转嫁国内的一些危机和民众对中共党内腐败的不满情绪,通过挑起反日情绪来作为对它不满的替罪羊。

孙教授也认为,中共炒热钓鱼岛是为了转移中共官僚与中国民众日益尖锐的矛盾。

结束暴政稳定政局 方能解决领土之争

孙教授表示,台、日双方对钓鱼岛问题表态,一方面是作出捍卫主权的政治姿态,以回应民意;另一方面是想在一切可能的外交机会中,为今后争夺该岛主权增加法理上的依据。

他还说,钓鱼岛问题的最终解决,要看环太平洋地区战略态势的演变。如果中国大陆民众能尽早结束中共的专制暴政,迅速稳定中国政局,并有效控制南中国海,坚决控制中国战略资源的出口。那中日东海之争将毫无悬念的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反之,问题将会更加复杂。

近几周在中国发生的反日游行,正在日本访问的旅澳华人法学教授袁红冰表示,是中共在操纵这些反日游行。有分析家认为,中共没有解决领土争端的诚意,长期以来“搁置主权”不提,近期频频动作挑衅,是因在国内外陷入政治经济困局所致。

袁教授在10月31日一个特别演讲会上指出,困扰中日间真正的矛盾根源是极权和民主的冲突:“这些不是民族之间狭隘主义的冲突,而是中共极权与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冲突。”

中方态势强硬 邻国担忧

11月1日上午,日本国会内部观看了钓鱼岛的撞船录像。日本众院预算委员长中井洽表示:“看到了非常鲜明的撞船现场。”。最大在野党自民党籍的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理事武部勤称:“这是非常明显的恶性案件。”

根据现场录像,日本认为中国渔船是故意撞日本巡逻舰,以妨碍执行公务嫌疑逮捕了中国船长。但中国坚决要求日方释放船长,并高调宣称主权,还抓捕了4个被指为“”的日本人,之后日本释放了中国船长。

香港《开放》杂志执行编辑蔡咏梅对美国之音表示:“如果经济崛起的一个强大国家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这对周边国家和对国际秩序都是非常大的威胁。历史上有纳粹德国的崛起、苏联帝国的崛起、二战前军国主义日本的崛起。这些国家当时都具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实力。现在的中国便与当年情况相类似。”

纽约时报说,中共近来对领土宣誓的强化行为促使日本等国重新燃起投靠美国“安全保护伞”的热情。美国之音报导,中共的军事扩张和过分自负的贸易政策在亚洲地区引发不安,导致许多邻国着手重建老关系,同时也开发新朋友,以便在中国这个“超级大国”崛起之时保护各自的利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