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经济复苏 ECFA不是万灵丹

除了ECFA台湾还有许多路可选择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0年12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玮臻台湾台北报导台湾随着五都选举的结果, ECFA议题再度炒热,不少民众抱怨感受不到经济的复苏,也开始思考难道只有签ECFA这条路可走?有鉴于此,专家们分别就台湾可行的经济战略以及如何根本解决台湾的经济问题,提供给民众另一种思考的方向及选择的道路。

国立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表示,台湾的主要贸易伙伴依序为中国、美国、日本、欧盟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如果台湾要避免边缘化,就必须与这前几大的贸易伙伴签属自由贸易协定(FTA)。

童振源:与美、日、欧、东亚签属FTA才是关键所在

童振源表示,马英九总统认为,只要台湾签ECFA就能突破台湾在国际上被孤立的境地,但美国、日本欧盟都不是中国FTA签属国,在无政治杠杆因素下,台湾签属ECFA后并没有更容易与上述国家签属FTA,而目前只能与对台湾经济影响不大的某几个东亚国家签属FTA,并无法解决台湾困扰的问题,在韩国已与美国签属FTA当下,从全面经济战略来看,当前与美国、日本、欧盟及东亚签属FTA才是关键所在。

对此他分析,台湾政府可积极的从三方面来突破与上述国家签属FTA的困难,第一从“多边的层面”,台湾要打破过去被动消极的作法,在多边贸易组织如WTO,不管是全面性的议题或是特定议题都要能主动来推动,像台湾服务业已占GDP7成以上,不仅是台湾经济的命脉,同时也是已开发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若服务业贸易的自由化,就较容易获得国际间的认可,进而在多边贸易组织中形成联盟的运作关系。

再来就是“双边层面”及“单边层面”,双边层面也就是同时与中、美签属经济整合协定,当利用中、美间的政治杠杆因素,除可加速台湾与两国间FTA的签属进度外,也可解决台湾欲与其他贸易伙伴签属FTA过程中中共障碍因素,一但再与日本、欧盟和香港签属,其他国家的问题就更好处理,至于单边层面也就是使台湾得变成自由贸易岛,然而这部分则必须是国内朝野形成共识,共同来化解保护主义的利益团体压力才行。

最后他也强调,ECFA只是个架构而不是一个真正的FTA,目前也因才开放早熟清单539项,对所占的GDP比重相当有限所以反弹的力道不大,然而未来谈判商品自由贸易协定及服务业自由贸易协定才是重点所在,服务业占台湾GDP72%左右,此外也占就业64%,预计ECFA对台湾真正的冲击在未来2到5年间出现,是否会造成两岸产业链断裂,或整个产业链外移,是政府与产业值得留意与忧心的问题。

童文薰:台湾什么都有 就缺劳工

新纪元周刊评论员童文薰表示,台湾在经济发展上根本没有问题,台湾有现成的厂房有技术,有把技术变成商业化产品的能力,也有接订单及管理的能力,台湾有技术人才、有资本,现在就只有缺工人。

台湾有所谓5、60万的失业人口及劳健保亏损问题,那政府有什么办法解决呢?很简单,她举例,如果劳委会在某日宣布开放5、60万东南亚外劳的名额让企业申请,而要申请的厂商则必须承诺,每雇用一个本国劳才能雇用一个外劳,那这些名额多久会被抢完?

童文薰指出,所有听过这个例子的企业皆表示最晚1天最快几个小时,名额就会被一抢而空,那这样台湾除增加120万个就业人口,同时也增加了120万个劳健保投保人,失业问题及劳健保问题不就在一天内解决了?

所以台湾经济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我们自身勒紧了劳工的来源,在全世界劳工都可以自由进出的同时,我们勒紧来源就同等于自寻死路,所以失业及劳健保问题,不是政府不可为,而是不为。

童振源所提出的台灣全球經濟整合戰略

戰略層面

多邊層面

雙邊層面

單邊層面

途徑

1.世界貿易組織

2.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1.邦交國:沒有中共障礙因素,可以先簽訂經濟整合協定

2.非邦交國:台灣簽訂經濟整合協定的優先順序如下:

美國、中國、日本、香港、東南亞、歐盟及其他國家

台灣採取單邊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措施

內容

1.商品與服務貿易自由化與便捷化

2.國際投資自由化與合作架構

1台灣與美、日、歐簽訂戰略經濟伙伴協定,包括經濟互惠、綜合功能議題合作與政策合作

2.台灣對東南亞國協先片面讓步,爭取雙邊互惠經濟整合協定

3.名稱可彈性、作法應務實、管道有多元、議題分階段

1.台灣的國際貿易體制自由化

2.台灣的國際投資體制自由化

3.國際商品、服務、資金、技術、資訊與人才在台灣自由流通。

優點

1.沒有中共障礙因素

2.對台灣的經濟利益最大

3.對台灣內部意見整合較容易

1.交互利用美國與中國的槓桿,促進台灣與這兩個國家簽訂經濟整合協定

2.台灣與美國及中國簽訂經濟整合協定,其他國家比較可能與台灣簽訂經濟整合協定

3.台灣與美國、日本與歐盟簽訂戰略經濟伙伴協定,可促進彼此的經濟競爭的戰略伙伴

4.台灣與東南亞國家逐步累積協商的成果,以避免中國的政治干擾

1.沒有中共障礙因素

2.較不會形成「貿易轉向」與「投資轉向」效應,較容易達成「貿易創造」與「投資創造」效應

3.台灣經濟自由化進度操之在我。

缺點

台灣的國際政治與經濟力量有限,未必能影響國際經濟整合談判的方向與進度

1交互利用美國與中國的槓桿之操作困難度大

2.不少美國企業不願意支持台灣而得罪中共,而且美國貿易談判快速授權法案已經失效,美國與台灣的談判未必能很快有突破,降低台灣操作美國槓桿的空間

3.沒有中共的明確同意,很多國家未必願意與台灣簽訂經濟整合協定

1.台灣政府將面對國內經濟利益團體與政治保守勢力的反對壓力

2.台灣政府要整合國內共識較困難

資料來源: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一書,童振源所著

記者補充:ECFA只是個架構而非經濟整合協定

 

经济政策倾中 台湾贫富两极化将更极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