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中国缩紧经济导致欧洲国债危机﹖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田清编译) 中国经济和欧洲的主权债务问题有关联吗?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一名经济学教授汉密尔顿(James Hamilton) 在他的Econbrowser部落格上推断出一个有趣的关连性。他指出,今春希腊国债收益上扬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与中国稍早紧缩经济过热的措施有关。

《华尔街日报》 Alen Mattich 1日评论文章指出,今年春天,担心银行信用大幅扩张会引发泡沫和全面通膨,中国经济踩刹车。接着就出现中国股价25%的修正。就在这个期间,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浮出水面,使希腊的政府债券殖利率飙升,且威胁波及整个欧元区。

接着今年夏初,中国政府担心国内股市暴跌会引起更大范围的经济崩溃,又对经济加速器踩刹车。与此同时,欧洲对希腊的救援计划舒缓了欧元区国债的压力。

不过由于通膨压力的升高,目前中国政府再次被迫采取行动。虽然大多数措施是为了控制物价,利率也成为施压的目标。中国股市自此下跌约 10%。 此时,欧洲的债务问题再度出现,这一次被迫救援爱尔兰与波及整个欧元区的风险是巧合吗?

当然,这种连结不一定正确。不过两者有直接关系的可能性是一定的,可能是与联邦储备局归咎全球经济过去15年失衡的原因有同样的机制:亚洲的过度储蓄。

如果亚洲的过度储蓄推动泡沫年代各类资产收益率走低,并引发美国大额的经常账赤字,那么过剩储蓄的调整应该会调整这些剩余部分。

不幸的是,全球重新均衡的过程不可能顺利又轻松,虽然最终的结果是更健全的各国经济。其中一个缺憾可能主权债务利率上升的压力。也就是说,更昂贵的政府借款。

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濒临破产。利率的微幅上扬都可能使它们掉下去。一旦发生,收益率会因债券投资人罢工而猛涨。

如果这种机制确实如此,中国和德国这类顺差国家可能会发现它们持有的外债承受巨大的损失。就德国而言,这些损失可能来自豁免爱尔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一些债务。而中国可能是承受美元贬值的损失。

不管情况如何,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失衡时代建立的储蓄价值将远低于它们的认知。这种痛苦会全球大范围地分摊。

相关新闻
美国、欧洲及中国制造业11月出现扩张
欧洲债务危机 美国放心 中国忧心
研究﹕欧洲黑死病菌来自中国
政商环境恶化 美德杰律所拟关闭在华业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