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找路 台新金总座林克孝沙韵之旅

-企业家专题之4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田裕斌台北16日电)“这段路以登山的标准来看,不是我走过最困难的,但无疑是其中最丰富的。甚至可以说这样的探索深度与趣味,以及后续的种种发展,使我过去的登山都变成雪泥鸿爪、过眼云烟。”

这段话来自于台新金控总经理林克孝,一向以专业经理人角色现身的他,也有纯真浪漫的一面,一趟“追寻沙韵”的旅程,让他忍不住提笔记下这一段深切的感动。

一向西装笔挺的林克孝,怎么也不会让人联想到,会花4、5天的时间,拎着山刀,背着背包,深入群山,只为了找一条隐没在荒烟蔓草之中的路。

这一切,都是来自于一首改编自日文歌“沙韵之钟”的小调“夜光小夜曲”。

林克孝自幼就与“山”结下不解之缘,在父亲的带领下,他想成为一个有能力进入深山的人,国中,就写信到杂志社与作者讨论登山问题;高中,创立登山社,大学,更办了全台湾第一届攀岩比赛。

不过,到了40岁之后,林克孝对于登山的心境有了很大的转换,起源就来自于“沙韵之钟”这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1938年,17岁的泰雅少女沙韵 (Sayion)帮一位日籍老师背负行李,从深山的家乡流兴社走到南澳,就在快到终点的独木桥上,她在滂沱大雨中失足落水,从此不见踪影。

林克孝说,为了找到那条沙韵走过的日本警备道,他背起背包,拿着日本时代测绘的老地图,拎起一把山刀,砍进了这片埋着许多泰雅族旧部落的丛林。

在每周2、3天的旅程中,林克孝一步一脚印,在这片南澳山区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沙韵之路”,走近了泰雅族南澳群 (Klesan)领土,与山中热情的原住民结为好友,令人意想不到,林克孝认识了沙韵姊姊的家人、后代,完整了这个故事的传奇。

去年,林克孝决定把这段长达7年的追寻化为文字,以地点为纲,把自己当作是读者的导游。

他说:“泰雅的传统与更多更广的历史留下他们能做到的。如果这本书能多让一个人知道这些,也许有一天他们的努力能有更多的回响,这个地球上居住在最北的南岛民族小世界会被更珍惜。”

这本“找路”,不但写下了林克孝灵魂撼动的过程,也为他在山中的传奇留下了一页注脚,他相信,除了宜兰南澳,除了泰雅,还有太多山里相同或不同的族群传奇或遗址值得留下与追思,如果我们能连结起这些散落的努力,台湾的山里,会是怎样一部美丽的童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