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马邀监委“茶叙”文湖线 若有责任愿承担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3日讯】 (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北报导) 为调查文湖线案,监察委员3日上午进入总统府与总统“茶叙”,并针对文湖线的发包策略、运载量决定,以及前任市府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等问题等进行深入了解。马总统强调,许多公共建设都是跨历任市长完成的,如果捷运文湖线他有涉及到相关责任,他愿意承担。

监委葛永光、赵荣耀、陈永祥、洪昭男等4人入府与马总统茶叙、返回监察院后,在记者会中说明茶叙的过程,葛永光以“透明、坦白、互相尊重、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这16个字,来形容这场会面。

洪昭男提出,文湖线是在马市长任内动工,接着在郝市长任内通车,他询问当时的马市长与现任郝市长是否应有责任分摊?马总统对此回应,他与台北市长郝龙斌对文湖线也曾做过沟通,他说:“如果有责任,我愿意承担”。

其中监委谈到,文湖线为何采取中运量而不是高运量?马总统表示,当时他身为台北市长,交由捷运局评估结果,从工程技术上,认为中运量比较可行。

他当时考虑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财务的决策,另一是政策面到底要采何种运量。不过,当时执政的民进党反对重量运,所以不愿意补助,当然也没有多余经费可用,而且当时的内湖居民大多倾向重运量,然而捷运局基于工程技术的评估,最后决定采取中运量。

对于外界质疑的发包策略,马总统解释,当初在兴建木栅捷运线时,是以机电绑土建工程。但是,后来台北市政府和马特拉公司闹翻,官司败诉也输了新台币1、20亿元,所以捷运局在评估时才会建议以土建绑机电。

此外,会采取“土建绑机电”的策略,也是要避免当时有意投标的西门子狮子大开口,虽然文湖线刚通车时有些状况,但目前已经趋于稳定。

葛永光指出,到目前为止他觉得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如果采取重运量的话,内湖下面有很多管线,有工程技术上的问题,加上经费过于庞大,可能到现在文湖线也不会通车。

他们并且谈到,从中华民国行宪以来,从来没有监委因为调查案件而与现任总统会面请教问题过,这是第一次,也确实厘清了相关的问题点。他认为监察权从这次会谈中获得伸张,对监察权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

为了避免宪政争议,这次由总统主动邀请监委入府茶叙的活动,总统府会做成正式的会议纪录,同样具有法律效力,调查报告也会做引用。至于监委与总统茶叙,双方对于宪政的争议,将交由大法官会议进行解释,以厘清争议。如果释宪的结果认为这种方式有争议,未来就不会形成惯例。监委表示,文湖线案最快可在过年前结案。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