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杨克芳义工31年 人称土地公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静萍台北县9日电)年少曾在矿坑工作的杨克芳,领略生命无常而发愿当义工。他一做就是31年,扛起土地公庙旁公园整建工作,让他的面貌愈来愈慈眉善目,台北县侯硐民众都称他为“土地公”。

今年75岁的杨克芳,从44岁开始,就开始独自进行瑞芳“福安宫”周边环境整建工作。所需一砖一石,都是他从溪底、路边捡拾而来,再一块一块砌成。

瑞芳镇公所表示,侯硐位于基隆河上游西岸的南北狭窄溪谷中,早期是开采煤矿的重镇,也是导演吴念真的故乡。目前人口外移严重,而福安宫就位于候牡公路的起点处不远。

杨克芳说,他在矿坑工作时,看到太多生离死别的场景,所以把他的生命交给老天爷,能活多久就算多久。也许他命不该绝,多次从鬼门关逃出,因缘际会走上劝善及义工这条路,且一做就是31年,即使75岁高龄,还是从不间断。

除了土地公庙旁的景观,杨克芳也在庙后方的山路辟建1条登山道,逾100斤的石头他一担一担挑上山去铺在地面上。曾有人远从高雄来帮忙,但扛了1天石头,双腿就站不起而放弃,只好捐钱来响应义行。

杨克芳的右颊在几年前出现“痣须”。他笑着说,梦中有神托梦要他将胡须留长,但因为怕影响进食而迟迟没留,去年左颊也长出痣须,他开始将胡须留长,让他的形貌与土地公愈来愈像。

当地民众现在都称杨克芳为“土地公”,而这个名号也开始向外流传,还有人专程从南部北上与他合照。杨克芳笑着表示,他活着的一天,就会继续为土地公庙当义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