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重金属污染与螯合疗法(10)

螯合疗法完全释疑(4-3)

刘大元

人气: 107
【字号】    
   标签: tags: , , ,

螯合疗法可清除体内有害重金属,会不会连有用的元素一起带走?

随时监控浓度,大可放心

不会!因为积存于体内的有害重金属离子与人体结合的结构是松散的,而EDTA与有毒的重金属离子螯合的程度非常强,因此可以很轻易的螯合住它们并排出体外;相对地,有用且健康运作的金属离子,因为与人体的结合较为紧密,所以不容易被螯合而移除。

唯一的例外是,当对人体有用的金属离子浓度过高时,EDTA与之螯合的程度自然也会提高,难免就会带出一些有用的金属离子,所以我们会监测它们的浓度,同时于EDTA的注射液内补充或另由口服维他命、矿物质的方式来补足。

我需要螯合疗法吗?螯合疗法适不适合我?

先问自己要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

根据长庚大学曾在全台做过随机抽样研究,从723个受检者头发中得知,有高达98%的人,体内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而现今医学界已确认,重金属是抑制人体酵素功能、造成自由基旺盛,并导致各种退化性疾病的主因。那么,是要在疾病尚未形成前即运用螯合疗法“预防”?还是留待疾病生成后再“治疗”?每个人的观点不一。重金属所造成人们“症状”与“疾病”定义的界线为何?“预防”与“治疗”的界线又是什么?完全取决于自己对现今环境污染认知的程度,所以如何选择,端看个人的决定。

螯合疗法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是早被肯定的事实。它不是药物治疗,只是一个可清除体内有毒重金属的清除剂,效果虽非立即性,但可以很快的改善症状,并根治疾病的根源;尤其是去除导致动脉血管硬化的污染源、增强身体免疫系统、有效控制病情,使许多病患免于手术的发生,且大幅改善生活与生命的品质。

*螯合疗法肯定具疗效的病症

心脏病莫等闲视之

许多人经历过无预警且无征兆的心脏病发作,甚至刚做完全身健康检查显示完全正常的人,却突然心脏病发的案例亦时有耳闻,通常都等到被送进急诊室才被诊断出罹患了心脏病。

其实,心脏病绝对不是“无征兆”的,譬如胃经常不舒服被当作是消化不良,肩颈酸痛及落枕被当作是脖子的肌肉痉挛,还有手脚冰冷、短暂的丧失记忆、阳痿、经常不自觉的深呼吸、胸闷等症状,都不会让人与心脏病或动脉硬化症联想在一起,可是它们确实是心脏所发出的警讯。有些人是以脚后跟疼痛、膝盖疼痛无力等方式来呈现警讯,但往往都是经过骨科长期治疗无效后才发现。

心脏病或心肌梗塞,可能是物理上的栓塞、凝块、血管硬化所引起,导致切断心脏输送血液的路线;也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的痉挛所引起,导致瞬间血液阻塞,无法让血液正常地运送氧气,将使心脏肌肉受损,最终演变至心脏肌肉无法愈合而失去功能。心绞痛有时也会变成心肌梗塞,有时发病原因可能是原本就存在的部分阻塞,加上动脉痉挛所致。

现在有许多医学报导指出,就算没有罹患其他疾病,或者身体检查后被认定为“健康的动脉”,仍不能确保没有心脏病。因为心脏电脑断层六十四切检查也只能证明,检查出来有病变的血管一定是有病变的,但有病变的血管则不一定能检查出来。譬如美国的太空人不曾心绞痛,身体极为健康,且被训练成对艰苦环境有极强的容忍度,照理说,是所有人追求的完美体格;但在公元1967年阿波罗火箭发射计划失败后,接受解剖的三名太空人,却都发现了动脉硬化的征兆,也就是心脏病的前奏。

另外,习惯运动健身的高危险群,以运动员最多,因为经常运动会使血中含氧量提高,反而容易让当事人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而造成猝死;这种情形与过劳死因为过度疲累造成心肌梗塞引起的猝死,是不太相同的。

2008年2月份《基层医学》第二十三卷第二期报导,高中生猝死事件有90%发生于运动训练或比赛中,猝死原因以心因性猝死为主因。大于35岁的成年运动员最常见的是冠状动脉疾病发作,小于35岁的年轻运动员,猝死原因以肥厚性心肌病变最高。

运动员心电图检查异常比例约40%,远高于同年龄非运动员。过去一般人普遍认为运动有益健康,所以早期运动员心电图异常,通常被视为一种可恢复、良性的变化,不过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持相反的看法。许多追踪研究发现,运动训练造成的心电图异常,在训练停止后仍无法恢复。

运动造成的心脏结构变化,可能会增加心律不整的概率,导致心因性猝死的危险性增高。男性运动员猝死的比例是女性运动员的九倍,耐力训练选手,如马拉松、长泳、自行车、篮球、足球选手,心电图异常的比例高于举重、摔角、拳击等肌力性运动选手。@ (待续)

摘编自《你不可不知的另类健康法》 书泉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