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黑鲔渔获大减6成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17日电 )黑鲔鱼灭绝危机浮现,今年联合国CITES会议表决大西洋禁捕黑鲔鱼,但遭否决。农委会也发现,台湾今年黑鲔捕获量大减6成。研究发现,大型母鱼10多年未见,不利繁殖。

科学研究预测2048年全球海洋资源将濒临灭绝,今年3月,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会议,表决禁捕大西洋黑鲔鱼提案,但遭日本、加拿大等国反对,结果以68票反对、20票赞成、弃权30票被否决;欧盟已警告黑鲔鱼可能灭绝。

农委会渔业署长沙志一今天表示,今年初以来,台湾3处黑鲔市场捕获总量1,141尾,比去年同期的2,821尾大幅减少6成。

他补充,去年黑鲔市场批发价每公斤新台币200元到300元,今年每公斤提升为600元到800元,涨了3倍。

其中最大来源东港渔市场今年捕获795尾,只及去年同期2,132尾的1/3多一点。其次是南方澳渔市场的334尾,只及去年同期677尾的一半。最小的新港渔市场12尾,跟去年相同。

受渔业署委托研究的台大海洋所教授许建宗指出,10几年来,台湾捕获的黑鲔,达262公分长度的大鱼只剩下公鱼,母鱼已不见了;公、母鱼比例也未达1:1,将不利于繁殖;鲔鱼平均可活25年,5岁为成鱼。

他还说,台湾黑鲔鱼渔捞作业最北到日本石垣岛,南到巴士海峡、菲律宾东海岸;10年前每1000钓捕,可获0.6到0.8尾,平均240公分长,平均9岁;现在只获0.2尾,平均220公分,平均7岁上下。

渔业署指出,台湾一年最高核准沿近海渔船数为660艘,今年累计核准量仍有511艘之多;但已从今年起较世界其他各国率先要求沿近海渔船捕到黑鲔要做标签,以利研究,并防止洗鱼。

此外,沙志一说,黑鲔是大洋流洄游鱼类,所以要由国际组织管理,国际科学会议(ISC)定7月6日,美洲热带鲔类委员会(IATTC)定7月22日,陆续召开黑鲔研讨会,评估全球黑鲔生存现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