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文建会发行黄土水作品邮折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2日报导】(中央社台北22日电)行政院文建会所属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台北市中山堂管理所与中华邮政公司合作,完成台湾首位国宝级雕刻艺术家黄土水“南国/水牛群像”作品的邮票及邮折,今天在台北市中山堂发行。

文资总处筹备处主任王寿来、中华邮政总经理胡雪云、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长陈冠甫、黄土水家属林廖网腰、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教授谢里法、中国文化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学系副教授李干朗等贵宾皆亲临现场。

王寿来表示,此次发行的邮票主题为“台湾雕塑邮票:黄土水/南国(水牛群像)”,此作品于去年3月2日经文建会公告为国宝文物。

他说,文建会自94年修订最新文化资产保存法以来,已公告45件国宝文物,“南国(水牛群像)”是唯一的台湾本土艺术家作品,深具特别意义。因此,特地与中华邮政合作,制作中英文简介光碟片与邮折,纪念这位台湾雕塑之父,也让大家了解黄土水的生平,以及“南国/水牛群像”作品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

胡雪云指出,为呈现“南国/水牛群像”这件浮雕作品的立体感,中华邮政突破以往平面印刷框架,以打凸技术印制邮票。配合文资总处委制的影音介绍光碟,随邮折一起发行,让台湾本土艺术之美随邮票及邮折散播到世界各地,达到推广、了解、爱护,进而保护文化资产的目的。

出生于1895年的黄土水从小就对雕刻有兴趣,也展露雕刻天分,1915年留学日本,是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收的第一个台湾学生,1920年起其作品“山童”、“甘露水”、“摆姿势的女人”、“郊外”分别入选日本第二、三、四、五届帝国美术院展览会,雕刻的材质广及木头、大理石及泥塑,才华洋溢,可说是台湾现代雕刻始祖。

1930年黄土水因盲肠炎转为腹膜炎病逝,最后遗作“南国/水牛群像”于1937年由黄土水家属捐赠在1936年完成兴建的台北公会堂(现今台北市中山堂)。去年3月文建会以其为“台湾近代美术标竿之作,具重要历史意义;浮雕画面呈现南方亚热带风情,反映当时台湾农村美意识艺术成就,为台湾美术史上难得的稀有题材;雕塑的水牛群像与蕉园背景,均是台湾时空代表物象,刻划出台湾特质景象;此件作品充分表现台湾特殊风情,构图完整,层次分明、表情生动”,公告为国宝文物。

“水牛群像”又称“南国”,原作是以“薄肉雕”制作的石膏浮雕,黄土水先以草图、小浮雕开始制作,直到每一只牛的造型都满意了,才放大到长五公尺半、宽两公尺半的大型浮雕画面上。因为面积大,所以以黏土捏塑完成;翻制为石膏时,将整个作品平分成八块,待由石膏翻成铜后,再将八块组合成一整片。

“水牛群像”是由悠闲的五头牛侧身像,和三位裸身的牧童侧身像所组成,画幅左右以长长的芭蕉叶圆弧包围画面,骑在牛背上两位牧童,左边的用长竹竿挑着斗笠玩耍,右边的戴着斗笠,另一位站在小牛面的小个子,他把斗笠放在身后,三个牧童的姿势完全不同,或骑或立,三个斗笠的处理方式也各有不同。五头水牛的方向也有变化,四头大水牛分别由左右两个方向行来,小牛居中,有被父母亲保护的意思,尤其是小牛和小牧童的互望眼神中,流露出温馨的关怀。

作品中的牛头相向为三比二,牧童的相对二比一,即是由左往右行的是一位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带着一对老牛和小牛,而由右往左行的是两位牧童带着两头牛,正当双方在此会合时,年小的牧童看到小牛朝前行来,便立刻跑上前去,站在它的面前爱抚着它,这个动作是这作品的中心,是高潮之处。所以构成了极稳定又均衡的画面。

依据作品的尺寸,可以估计出牛的大小和牧童的身高,如小牛高约130公分,身长约170公分,大牛高约160公分,身长约220公分,小牧童身高约130公分,这般尺寸正和真的牛、真的人一般大,称之为“等身大”的雕像。

文资总处期许中华邮政多发行与台湾有形、无形文化资产相关题材的邮票,文资总处愿意配合拍摄相关光碟片,希望藉影音效果,宣扬台湾文化资产之美,而这次“黄土水/南国(水牛群像)”邮票的发行,就是文资总处与中华邮政未来长期合作的一个开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