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清大助理教授洪财隆︰只签ECFA 倾中幅度将难回转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郑琪芳/专访)两岸签署ECFA,将有多少劳工受到影响,朝野仍争论不休,近来却传出前台经院副研究员洪财隆因质疑ECFA而遭调职的消息。洪财隆目前在清华大学社会所中国研究学程兼任助理教授,他笑称自己可能是第一个因ECFA而失业的人,也为台湾言论市场可能迫于压力而失衡,感到相当忧心。

洪财隆表示,ECFA将对“四中”(中南部、中下阶层、中小企业及中下游产业 )造成冲击,如果按照WTO规范,十年内九成产品免关税,ECFA将类似大洪水“冲刷”,破坏台湾产业群聚或生产供应链。更何况,中国利用ECFA做为围堵台湾的经济战略,目前台湾已过度向中国倾斜,ECFA又加剧倾斜幅度,如果台湾只跟中国签ECFA、不能跟其他国家签FTA,倾中幅度将濒临难以回转的地步。

问:马政府洽签ECFA,你是最早提出质疑的学者之一,却也传出遭打压最后离开台经院的消息,可否谈谈整起事件经过?

答:我很有可能是台湾第一个因为ECFA而直接或间接失业的人,我常开玩笑说应该去找劳委会主委王如玄。台经院因为我的发言,的确受到很大的政治压力,施压来源当然是马政府。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ECFA还未谈清楚,政府已有“非签不可”的态度,容不得节外生枝,台经院在我的专业表现很难挑剔的情况下,以我的发言“影响台经院承接政府委托案”为由,将我送“人评会”议决不续聘,虽然最后并未成案,却以调职方式让我“有所警惕”,对一个读书人而言,算是不小的折磨,但我并不后悔,如果时间倒转,我还是会做同样的事、说该说的话。

其实不只台经院,我也听到其他质疑ECFA的学者受到一些警告,我不是完全反对两岸发展进一步的经贸关系,而是认为应该进行多元讨论,如果言论市场迫于政治或商业压力而失衡,甚至自我筛选言论,失去多元讨论的空间,对台湾是很危险的。

*差别待遇加剧对中依赖*

问:可否谈谈你质疑ECFA的主要理由?

答:严格讲起来,我并未完全反对ECFA,目前区域主义在蔓延,中国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签署FTA是可能的选项之一,但马政府很多论述令人质疑,把ECFA弄成非签不可、愈快愈好,不签台湾经济就会灭顶、北韩化等,没办法说服我,我反对马政府这种“宿命论”,ECFA是个选项,但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来看,目前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ECFA其实是延续2005年国共论坛倡议的“两岸共同市场”,2007年马萧竞选团队一开始也列为政见,两岸共同市场比ECFA更进一步,包含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工的移动,在目前的政治氛围下,两岸劳工移动是比较敏感的,后来马萧团队在两岸共同市场议题上比较退却,但想做的还是没有变,因此改以ECFA的形式出现;但在推动ECFA的过程中,马政府有很多前后不一致的论述。

最近大家看到,中国外交部明显打了马政府一巴掌,两岸签ECFA后,中国还是反对台湾跟其他国家签FTA。马政府认为签ECFA,有助于跟其他国家签FTA,从中国的反应可知,这是件很缥缈的事,如果台湾要走出中国的封锁,应趁此时跟中国谈条件,让中国承诺不阻止台湾跟其他国家签FTA,否则,一旦ECFA签完,台湾就没有其他筹码了。中国利用ECFA做为围堵台湾的经济战略,逼台湾跟中国谈,台湾也应该思索用经济战略反制,但马政府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另外,台湾对外出口有四成一以上在中国,对外投资有七、八成集中在中国,台湾经贸“不对称依赖”中国。ECFA跟WTO不一样,WTO是一视同仁的最惠国待遇,ECFA是差别待遇,将会产生贸易移转效应,让台湾对中国的依赖加剧,这种不对称依赖来自于制度,是可以选择的,台湾是否要进一步向中国倾斜的闸门,目前还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应该更谨慎、让更多人参与讨论,也要得到更多民意的支持。

问:有关“ECFA让台湾对中国依赖加剧”的说法,可否进一步说明?

答:随着两岸经济整合加深,生产要素(资金与劳工 )移动提高,较具活力的区域可能吸纳大部分资源,成为经济重心,台湾反而容易倾向“沙漠化”,这是“第一道倾斜”;也由于台湾生产要素单方面向中国移动更加容易,因此形成“第二道倾斜”。

目前台湾已过度向中国倾斜,ECFA的签署,又加剧倾斜幅度,这是“第三道倾斜”;更糟糕的是,如果台湾只跟中国签ECFA,不能跟其他重要经贸伙伴签FTA,倾中幅度势必濒临难以回转的地步,形成“第四道倾斜”,中国为“轴心”(hub )、台湾为边陲(spoke )的态势将底定,以目前发展来看,这是高度可能发生的情况。

*公投解决台湾内部冲突*

问:你认为ECFA需要更多民意支持,公投应是了解民意的最直接方式,但在野党提出的公投案已被驳回,如何扩大民意参与?

答:我也主张ECFA应该公投,虽然马政府有权进一步开放两岸经贸,但马政府在2008年所获得的政治授权,只是人民同意他去推动两岸经贸正常化,可没有要他跟中国签ECFA,所以ECFA的政治授权是不足的,而且违反国内共识,要避免国内冲突加剧,应该跳脱目前的状态,需要更多、更深的参与及讨论,公投是可行的方式。目前支持与反对ECFA阵营,都无法彼此说服,透过公投交由人民决定,不失为解决台湾内部冲突的上策。

*东盟加一对台影响有限*

问:你先前提到,目前并非洽签ECFA最好的时机,何时才是适当的时机?

答:台湾加入WTO后,仍限制中国二千多项产品进口,还没有完全按WTO规范进行,目前台湾与中国关系是“WTO minus”(未符合WTO最惠国待遇 ),还没进展到“WTO normal”(符合WTO最惠国待遇 ),而ECFA是“WTO plus”(超越WTO最惠国待遇 )。两岸应先处理经贸正常化,等台湾产业准备比较充分,再讨论进一步自由化,匆忙签订ECFA,就会出现很多混乱情况,像是早收清单谈不拢等,从这些过程来看,几乎可以判断ECFA不会是一个高品质的经贸政策。

问:如果先处理两岸经贸正常化,缓签或不签ECFA,台湾可以因应“东盟加一”的影响吗?

答:马政府推动ECFA的主要说词之一,就是东盟加一生效,所以ECFA具迫切性;事实上,台湾与中国、东盟的出口产品,重叠率根本不高,台湾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及韩国,真正会对台湾造成冲击的FTA,应是包含中国市场、且成员有日韩,未来如果“东盟加三”成形,台湾应该忧虑,但东盟加三还遥遥无期。

台湾出口以电子产品为主,由于“资讯技术协定”(ITA ),绝大部分电子产品都免关税,影响非常有限。石化产品虽然关税较高,但台湾跟东盟的石化产品有一定区隔,加上中国也想发展石化产业,即使是今年生效的东盟加一,中国仍有很多石化产品没有开放,最近在谈ECFA早收清单,中国愿意对台湾开放多少石化产品,也有待观察。

东盟加一对台湾石化业的冲击,其实不是很大,石化业要求签署ECFA,其实是想趁日、韩还没跟中国签FTA之前,先在中国市场取得关税优势。

*国共打假球劳工冲击大*

问:你曾表示,两岸签署ECFA,是国共在“打假球”,为了护送马英九在二○一二年连任,可否进一步说明?

答:两岸洽签ECFA,如果按照WTO规范,十年内“绝大部分贸易”关税要降到零,一般惯例是九成,目前FTA签约国中,已开发国家第十年约九十五%零关税、开发中国家约八十九%,工业产品平均九十四%零关税、农业产品也有七十%。不过,十年内九成产品零关税,对台湾冲击太大,在目前情况下推动,某种程度等于政治自杀,依我的判断,初期ECFA应不会完全按照WTO规范,中国那边当然愿意配合,也表示要让利,就出现“打假球”的情况。

ECFA是一个零零落落、七折八扣的FTA,但对台湾产业将造成影响,我推测在二○一二年总统大选前,两岸应只局限在数百项早收清单打转,目前台湾禁止中国进口的二千多项农工产品,未来是否开放,才是观察重点。

如果国共不打假球而玩真的,也就是十年内九成产品免关税,那么,ECFA就会类似一场大洪水“冲刷”,部分弱势或萌芽中的产业,以及特定产业的中下游,将蒙受不利。本来这些产业有机会慢慢调整,但这个冲刷让他们没有时间调整,对台湾完整的产业群聚或生产供应链,可能带来破坏效应,并降低台湾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不仅不利产业发展,更将恶化所得分配。

本土阵营强调ECFA对“三中”(中小企业、中下阶层及中南部 )的冲击,我认为应该是“四中”,要加上“中下游产业”。而且,ECFA对劳工的冲击,又远甚于产业,因为除了受害产业的劳工受到影响之外,有些获利产业也会进行跨区布局,包括生产线外移,劳工将面临失业问题。

问题在于,目前政府财政能力严重不足,比较无法照顾因ECFA而产生的输家,在这种情况下,从ECFA的获利产业取得一定资金,用以补偿受损企业与劳工,或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