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ECFA时代个人该如何保住饭碗?

羽轩

标签: ,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该项的签署有正反两面解读。本文不想探讨ECFA的利弊,而是关注我们个人该如何因应后ECFA时代的局势变化,以保住自己的饭碗。

最近有人力银行调查指出,虽然ECFA还没有开放人力市场,却有将近五成的台湾上班族担心ECFA签署后未来就业将受到冲击。

另一调查也显示,近三成大陆上班族表示赴台工作意愿很高,近七成表示如有机会愿来台发展;台湾则有高达七成三社会新鲜人考虑到对岸发展。无论如何,后ECFA时代,随着产业的开放,两岸人才交流必然提高,往来将更为密切。

套用《世界是平的》的作者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的观点,两岸之间的地表将被拉得更“平”了。

个人要怎么样才能在被抹平地表的两岸间仍然保有竞争力,不会丢掉饭碗呢?佛里曼在书中特别指出四种人不易被取代:太特殊、太专业、太懂得深耕,以及太会调适。我们不妨借镜参考如下:

太特殊:如果你是歌星而你的声音很有特色、辨识度极高,或者你会某项特殊才艺没有别人会,大概暂时还不用担心会丢掉饭碗。

太专业:如果你是专业人士,有像医师、律师、或会计师等的专业证照,在两岸证照尚未互相承认前,还有点时间可以喘息。但因为两岸同使用中文,只是繁简体不同,未来专业人士需要同时具备两边的证照恐已是趋势。

太懂得深耕:不是太特殊也不是专业的顶尖,就必须得非常的深耕客户。像是美发师、水电工、理财专员等,因为客户需要有他信任的人在当地帮他服务,不会轻易更换。

所以,深入了解客户以提供量身订做适切的服务、并取得客户的支持与信任,将是个人保住饭碗最好的办法。

太会调适:不够特殊、也没有专业证照、又无法掌握客户的个人,未来恐怕得先做好心理建设:工作的内容与地点可能随时会改变,自己必须要能够尽快的调整。

两岸交流日益频繁,随时都可能被派往对岸。某些你原本擅长的技能未来不见得能在本地找到工作,得到对岸去找事了。

不然就得赶快学习新的技能,转换到本地热门的工作。而不想太过于“倾中”的个人,务必要加强自己的外语能力,让自己能拥有接触大陆以外市场的机会。

依WTO的规范,ECFA签署后十年内必须撤销九成产品的关税及贸易障碍,对台湾各行各业的冲击都将会非常的巨大,我们不妨检视一下自己是否是以上四种人之一,及早做好准备吧!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湾智库:ECFA文本含糊   政策恐不受监督
薛瑞福:台湾面对两个中国
高长:ECFA终止条款 多保障
吴惠林:人力西进 谋定而后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