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剧变省思 重建快好兼顾

莫拉克风灾周年系列报导六之六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淑芬高雄7日电)“政府并非不了解原住民渴望返回山林、重拾昔日务农的作息”,行政院南部联合服务中心执行长罗世雄说,但很多地质专家、学者一再警告,山林的重建安全是需要省思的课题。

根据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统计,莫拉克风灾造成的崩塌土地面积约 5万1000公顷,较九二一地震崩塌面积1万1280公顷要多出数倍;损毁土地,以山林居多。

莫拉克风灾灾情遍及东、中及南部山区,造成土石崩落、河道扩大、河川土石积高,还有桥断路毁、边坡滑动等地形、地貌改变。

罗世雄说,立法院在灾后迅速通过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特别条例,行政院将分4年度编列新台币1200亿元特别预算,全力投入基础建设、家园重建及协助灾区产业重建等。

为推动灾后重建工作,由行政院设置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负责。他表示,截至今年7 月底,重建委员会已协助完成多个产业重建示范点,包括月眉杉林有机农业专区等。

另外,双园大桥有了便桥、台27线大津桥也已通车、台20线甲仙大桥再现昔日车水马龙景象、台17线的双园大桥便桥也连贯 2端,让高雄县林园乡及屏东县新园乡民不必绕道而行。

罗世雄指出,重建工程顺利,山区重现生机,游客可重返山区,农获也能送下山变现,农民的心血有了代价。

另外,包括慈济基金会、红十字会总会、台湾世界展望会、张荣发基金会、法鼓山基金会等社福团体所捐助计30处,共要兴建2586间的永久屋,已完成1116间,达成率逾43%。

不过,台湾原住民族部落行动联盟联络人伍杜.米将表示,灾民没有选择权,也没有参与风灾重建决策的机会,只能听令并选择住进永久屋。

“缺乏摆放农具、饲养禽畜空间的永久屋不是族人梦想的原乡”,他说,政府反对原民重返山林扎根伤了族人的心,所以原民要用夜宿凯达格兰大道的行动,让政府知道原民的期待。

罗世雄指出,政府并非不了解原住民渴望返回山林、重拾昔日务农的作息。但很多地质专家、学者一再警告,山林的重建安全是需要省思的课题。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暨研究所教授陈宏宇表示,莫拉克风灾严重破坏深层地质。他认为,未来 5年间,山区若降下200-300毫米雨量,安全就会受到冲击。

他说,重建工程是否顺乎自然,并兼顾周遭环境可能的容忍程度,将是攸关未来水患是否再重创灾区的关键。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沈茂松指出,重建速度加快,虽然心中有喜悦,但忧心的是山区满是遭挤压破碎的地质;人类如再不“顺天”,未来灾变恐怕更骇人。

八八水灾惨重的灾情,让国人见识到大自然反扑的力量,灾后朝野曾主张尽速通过地质法草案,建立全国地质调查制度、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发生地质灾害对人民的补救方式等。

八八水灾周年前夕,日本 NHK电视台与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合作,来台制作“袭击日本的深层崩坏”特别节目,当中深入探讨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灭村原因,甚至引以为日本水保的殷鉴。

陈宏宇呼吁加快地质法草案审查的脚步,盼政府千万不要以为灾情的阵痛已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