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字词辨正 台教部:上网可查询

人气: 19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16日电)“琳琅满目”还是“琳郎满目”?教育部今天表示,中文字里音同、义似、形近者颇多,容易造成混淆,协助民众正确用字,部分语文工具书中提供辨似说明,欢迎民众上网查询。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执行秘书陈雪玉表示,中文字里音同、义似、形近者多,造成不少用字的困扰,如“鲁鱼亥豕”,民众容易将“鲁”、“亥”误写成“鱼”、“豕”。

陈雪玉说,造字原则“六书”中,转注、假借即为就形音义的近同衍化造字,“互用”原来就是用字方法之一;不过,文字主要目的在于沟通及记录历史,这样的“互用”仍必须以共同认知为基础,才能有效传达讯息,因此用字应该要依循共有规范,正确使用。

陈雪玉表示,资讯发达时代,大多利用电脑制作文件或写信,在使用注音输入法时,常因未在同音字中正确选择用字,常常“琳琅满目”写成“琳郎满目”,“百感交集”写成“百感焦集”。

陈雪玉说,中文字最大的奥妙在于以形载义,误用字无法明确表义,例如“琳琅满目”原义是“美玉众多”,引申用来形容“满眼所见都是珍美的东西”,所以“琳琅”应为“玉”部,而误用的“郎”字义为男子,“琳郎”则无法传述“美玉”意思。

陈雪玉举例,“百感交集”意指“各种感受交错混杂”,“焦集”的“焦”则无法传述此“交错混杂”的意思;在形近混用的部分,“稗官野史”容易写成“‘裨’官野史”,若溯其用字源头,“稗”为田中杂草,因此“稗官”指杂说。

陈雪玉表示,若能掌握词语真正的意涵,也就能够正确选择用字;为协助民众正确用字,教育部整理了较易混用的词语用字,在“国语辞典简编本”和“常用国字辨似”等网站语文工具书里,提供了辨似字义的资料,民众可多加利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