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IMF:台湾今年成长5.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3日报导】(中央社东京13日综合外电报导)国际货币基金(IMF)今天调降亚洲成长预估数值,并在报告中警告,亚洲地区面临下滑风险。台湾今年及明年的成长预估值分别为5.4%及5.2%。

欧元区债务危机及美国经济放缓引发各界忧心,国际货币基金在“亚太地区经济展望”(Asia and Pacific 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报告中警告,亚洲地区显然面临“下滑”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预期2011年亚洲平均将成长6.3%,2012年成长6.7%,稍微低于4月报告中预估的6.8%及6.9%。

国际货币基金警告,只要欧洲主权债信危机有任何扩大迹象,都将对亚洲产生“明显的总体经济及金融溢出效应”,因为亚洲经济显然没有和先进经济体切割。

国际货币基金表示:“欧洲危机在今年8至9月期间升温,亚洲各地的金融市场涌现恐慌卖压,并纷纷投向日本避险,这表明,当先进市场面临压力时,人们会‘无处可躲’。”

亚太地区数个经济体仍有进一步强化财政的空间。台湾、印尼及新加坡今年在财政上预料会推出新刺激措施;而包含澳洲及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今年则会让一些财政激励措施退场。

据国际货币基金:“今年8至9月间,亚洲金融市场涌现卖压凸显出,欧元区金融动荡情况加剧和美国成长再度放缓,都可能在总体经济及金融上对亚洲产生重大溢出效应。”

国际货币基金又说:“2009年以来,先进经济体投资人在亚洲市场建构很大的部位,这涵盖了印尼及其他亚洲主权债务市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突然结清这些部位可能让市场丧失信心,且这股情绪可能会自债券及股市扩散到汇率等其他市场。”

亚洲决策者面临“微妙的平衡行动”,以防范不利成长的种种风险,并控制“财政情况长年宽松的负面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提到,因为货币政策宽松,亚洲一些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升高”,但随着粮食及能源价格“逐渐缓和”,通膨压力应会减轻。

2011年第2季以来,亚洲成长出现减缓,大体上反映出外需疲软的情况。对此,国际货币基金表示,内需依旧具弹性,应能持续维持亚洲各地的活动。

国际货币基金表示,311东日本大地震及海啸“造成庞大社会及人道成本,并阻碍复苏”。不过随着重建工作开始进行,内需也逐渐回温,日本正朝向2012年2.3%的成长预估值迈进。(译者:中央社林亭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