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吴东龙玩东京 旅行意义在设计

旅游达人系列报导(32)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佳宁台北6日电)10年前一趟东京之旅,吴东龙惊艳日本人在生活杂货里蕴含创意的设计,发现东京无论是一栋建筑、一把椅子、一块玻璃砖都有巧思,开启他追寻“设计”的旅程。

目前经营设计工作室的吴东龙,曾就读大同工业设计系、交大应用艺术所,高中时担任校刊社主编,在用手贴稿、版面配置与文字、美术编排的过程中,逐渐对各类设计产生兴趣。

2002年的东京自助旅行,吴东龙在无印良品买了瓦楞纸做成的箱型喇叭,“当我在组装瓦楞纸喇叭时,体会到设计者的层层巧思:赶搭环保诉求的瓦楞纸,结合DIY概念和随身携带喇叭的便利性。”

“那时候的台湾,对于生活用品仍处在讲求实用缺乏设计的阶段,一个瓦楞纸喇叭能蕴含如此丰富的设计,带给我很大的冲击。”从此,“设计”成为吴东龙旅行的意义,东京则是他的朝圣地。

踏上“设计东京之旅”至今已快10年,吴东龙认为“用旅行的方式看设计,是最直接和自然的体验”,重要的是能从自己生长环境出发反思,感受那份差异性。

以东京的六本木之丘为例,吴东龙说,六本木原本给人的印象是热闹的不夜城、Club林立,重新规划后,不管是建筑、道路、交通接驳等方面都充满文化艺术气息。

相较于台北东区鲜明商业导向,他表示,六本木从建筑配置就有多元面向的设计性,打破水平通勤的框架,用垂直概念,将购物商场、美术馆、住家、电影院与公园甚至电视台结合在一起。六本木的装潢设计、橱窗或家具选用等细节上,也集结了国际知名设计师的作品,如日本伊东豊雄、英国的Jasper Morrison、荷兰的Droog Design,这样的规模已跳脱日本本身,展现国际尺度的公共空间。

对吴东龙来说,秋叶原附近高架桥下的商店街,代表东京另一种风格。商业区内立着一根根桥墩、梁柱漆成白色,打上柔和灯光,地板仿造公路柏油质感,画上商店街名称“AKI-OKA ARTISAN”的标线,进驻商家以日本当地特产、职人创作、画廊为主。

吴东龙另外推荐马(口食)町,街上的公寓大楼其实藏有惊喜,里面不是住家,而是一间间小店。造访小店就像寻宝,与银座商店相比,马(口食)町的商品充满手感与记忆性,处处可见温暖的木头质地,洋溢亲手冲泡咖啡的幸福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废弃国中校舍建成的3331 ART千代田,也是吴东龙的私房景点。教室成为艺廊、餐厅、展演场地,映着校园里的青绿草地,将社区熟悉的老校舍再利用,加强当地居民情感交流,也带给年轻创作者新的视野。

吴东龙分析秋叶原AKI-OKA ARTISAN、马(口食)町和3331 ART千代田的设计理念,背后反映日本人的目光不再只聚焦舶来品,开始使用在地物品的心情,也让当地工匠有了创作空间,少子化冲击导致废弃房舍的出现,经济成长趋缓反而推动老房子的重生。

“其实每一种设计,都记录了日本变化的轨迹”,吴东龙从设计里看见东京在时尚与文化中到位的指标性,也品味着东京生活的悠闲氛围和随处可得的小确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