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旱地变良田 永龄农场处处生机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淑芬高雄11日电)“每个月可以领到2万多元的薪水,够一家人伙食开销”。家住慈济大爱园区的洪美月于永龄农场从事蔬果包装运销工作,有固定的薪水,让她逐渐从风灾的余悸中找到重生的力量。

永龄杉林有机农园是鸿海集团捐款辅导莫拉克灾民从事有机农业的农场,如今农场已有收获,而且获得有机认证,货源供应稳定,园区内百余员工享劳保、周休,收入稳定,应征者大排长龙。

红、黄肥美的彩椒、鲜嫩的玉米笋、翠绿的结球莴苣和亮紫的茄子等收获都是永龄农场的有机蔬菜,入袋装箱后,专车送往有机商店和鸿海集团的膳食中心。

永龄农场场长李惟裕说,去年产值已有新台币1000万元,今年要拼倍数成长,盼6年内完成有机农业的教育训练,协助灾民自立门户成为有机农户,生产更多的有机蔬果。

永龄农场是台糖的土地,这片昔日荒芜、堆满土砾的农地没有灌溉水源,土壤贫瘠,有了永龄基金会的捐助,学农的李惟裕扛下带领灾民从事有机农业的重任,2年来,农场开渠蓄水、施肥灌溉,让旱地变良田。从菇类、网室青菜到有机蔬果,样样都取得有机农作物专业认识,获得消费者的好口碑。

洪美月是桃源宝山村的住民,家园在莫拉克风灾中破灭,搬到慈济大爱村,一家人虽有了安全的栖身之所,但是维系一家生计的农林土地流失。所幸她在永龄农场学习有机种植,也加入包装、运销流程,每个月固定领到2万多元,还有劳健保、周休假日,让她逐渐走出灾变的阴霾,找到新生的力量。

未来学成之后是否租赁农地,自立门户,当起有机小农?她还拿不定主意,不过,至少已看到重生的希望与安定的未来。

永龄农场从无到有,并建立畅通的产销管道,李惟裕开始规划要让农场营运收支平衡,今年要拼年产量到1000公吨,盼年产值有2000万元,慢慢让农场不必再仰赖基金会赞助、自给自足。

下个月起,永龄基金会将设零售卖场、农场观光导览,受理团客认识有机农业及供给团膳服务。

李惟裕说,让农产加值是增加农场收入的方式。他盼结合这里的好山、好水与无污染的环境,吸引想要亲近大自然的民众到此休闲,享受并品尝有机蔬果原味,体验对大自然的感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