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产业结构问题 台学者:硬多软少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惠君台北24日电)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陈添枝今天表示,台湾产业结构问题是“硬体太多、软体太少”,制造业太强、服务业太弱,两者没有太多整合,反映在就业市场致制造业缺工,却有很高失业率。

台北论坛、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今天举办“台北论坛政策建言书发表会”,陈添枝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陈添枝表示,台湾产业结构问题反映在就业上,制造业大部分工厂缺工,国内却有很高失业率,因为这些失业者不想去制造业,或没有制造业所需技能,只能找服务业工作,但服务业又无法提供较多好的工作机会,或服务业工作薪水较低,变成“一方面缺工,失业者不想工作,以及薪资普遍偏低”。

陈添枝认为,产生目前产业结构问题是因为台湾发展经济以制造业为核心,工业化生产,后来朝资本密集产业,发展钢铁业、石化、半导体、两兆双星等,资本密集化至今则变成“制造能力强,技术水准不高,没有太多服务能量”,产能量大,但价格直落;这些资本密集产业投入很多资金,但创造就业机会少,且有好的就业机会也需高技能。

陈添枝表示,服务业长期不受重视,服务业研发经费比重相当低,加上长期保护政策,不开放外来服务业,不开放外来竞争,自己也不想走出去,变成服务业创造价值低。

陈添枝指出,除德国外,世界上人民所得超过 3万美元的国家,很少不发展服务业,未来台湾应该要重视服务业,制造业则要硬体加上软体,创造更大价值,服务业则是产业升级、创新及国际化,台湾应走出以工厂为中心的政策思维,走入市场导向思维。

陈添枝建议,应该强化服务业的施政能量,在产业研发经费中提高服务业研发比率,主计部门应建立服务业生产及贸易的正确统计资料,以及针对目前台湾重点制造业,辅导下游产业发展,建立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

与谈人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祖嘉也建议,利用日商来台机会,引进日本技术;品牌创造方面,台湾应更努力发展行销通路与物流方向;以及利用陆资来台机会,两岸有更多产业合作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