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市防汛滞洪 防范低洼地水患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淑芬高雄4日电)高市府水利局今天表示,每年约新台币20亿元的防洪工程,包括滞洪和清疏、筑堤工程,对低洼地区的排洪已能发挥功能,冈山白米、高雄大学、澄清路一带可望免于水患。

民国99年九一九水灾造成原高雄县市严重水灾,当时高雄市楠梓区临高雄大学、澄清路、高雄县冈山白米里一带都积水达一楼高,县市有数百户民宅进水;学者专家批评高雄市没有做好排洪、滞洪工程,高市府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

水利局副局长廖哲民受访表示,市府在县市合并后全面检讨排洪、滞洪工程,平均每年都编列约20亿元经费,推动大型滞洪池,并加速原高雄县偏低的雨水下水道工程普及率。

他说,水利局目前正推动两处共3个滞洪池工程,滞洪量约150万吨,分别是宝业里、白米里的A、B滞洪池,完工后可以改善澄清路、白米里的水患。

廖哲民说,白米里A滞洪池约40万吨滞洪量,B池约百万吨滞洪量;A滞洪池可以赶在今年防汛期前启用,赶工中的B滞洪池因已开挖,今年仍具有滞洪效果,呼吁民众可以宽心面对汛期。

至于高雄大学后劲溪及典宝溪交界于99年疑因军方围篱造成排洪困难的问题,水利局已完成宽12米、长1公里的人工疏洪道开凿工程,做为汛期缓冲排洪之用,以免河川溢堤无法宣泄。

除了排洪、防洪工程,水利局也要求区公所协助清疏中、小排,只要有淤积或是垃圾阻塞都要马上清理,专款配合以防洪防灾。

廖哲民说,新建的3个滞洪池在今年汛期都可发挥防洪功能,明年还会针对低洼地区推动防洪工程,还有多处滞洪池待兴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