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电购电 约满重新评估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16日电)台电向自己转投资的民营电厂购电被疑涉利益挂勾,台电公司董事长陈贵明指出,约满后不会续约,是新局面;但缺电,还是要购电,台电规划备载容量16%以上不向民营电厂购电。

立法院经济委员会今天邀请经济部长施颜祥率幕僚进行“电价合理化方案”专案报告并备询。

台联党立委许忠信及民进党立委陈明文、黄伟哲等人,今天都就台电公司向投资成立的台湾汽电共生股份有限公司转投资的民营电厂(IPP),包含森霸、星能、星元及国光所购电价每度达3.72到4元,高于向民营电厂购电平均价3.58元,也高于台电自行发电2.89元,质疑利益挂勾。

台电公司说明台电向IPP购电的背景原因,1991至1996年间台电的电源开发计划因民众抗争受阻,致夏季供电备用容量率约仅5%,造成1991年限电14次、1994年限电16次,影响经济、社会及民生至钜。

经济部为解决电力不足窘境,1995年起公告开放民营电厂兴建,由台电公司收购IPP电能;随着IPP加入电力系统调度,逐年将备用容量率由1995年的4.7%,提升至2004年起均维持在15%到20%合理范围。

施颜祥于会前接受媒体联访时指出,买电历史背景是因为台电要盖电厂不容易,民间似乎较有效率,所以推动民间盖电厂,过程要公开招标、订契约,基本上大概是政府承诺买25年,订有一个价格,并除固定投资外,跟着燃料价做浮动,当中也包含要给厂商的一些适当利润。

被问及有法改变吗?施颜祥说,根据合约规定,必须要两造同意才能谈,所以也在研究要怎么处理合约,因为台电在亏损,这些IPP也需要合理利润,都在当时合约中做了规定;中间存在让人觉得矛盾的地方,政府有感受到,但牵涉合约问题,怎么处理,会再看。

陈贵明于答复黄伟哲质询时说,约满后不会再续约,因为约满后将是新局面;但若缺电,还是要开放向IPP购电,但不会再用同样的价格购电。

中场休息时,陈贵明受访说明,25年合约满后不会续约,但还有10几年才期满,现在无法预计届时用电需求情况,若备载容量还在16%以上,就不需向IPP购电。

但他也说,备载容量16%是台电规划的目标,还要经原能会做最后决定;例如备载容量若低于16%,但若可以撑住供电量,可能不会向IPP购电,一切要再做当下情况的评估。

至于约期是否都是25年?他说,当时签25年,与IPP取得银行融资的要求有关,与国际很多例子一致,因此还要看签约时的各种条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