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教师正向管教 落实辅导功能

鼓励教师发挥教育专业 导正行为偏差 不爱上学的学生 建立温馨和谐的校园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2年06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北报导)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下,已有许多老师不使用体罚,也能有效辅导与管教学生。桃园县自立国小黄惠珠老师,以班上的学生阿汤哥为例,因为情绪障碍影响,常在上课时扰乱上课秩序,甚至还打骂同学,在老师培养互信的努力下,让阿汤哥逐渐适应学校的生活。

为鼓励教师及学校发展正向管教策略,落实教师辅导管教功能,教育部17日表示,已在爱的教育网“辅导案例”,放置96篇正向管教范例,希望能鼓励更多的教师发挥教育专业,建立校园温馨和谐。

在众多辅导案例中,黄惠珠老师以《阿汤哥的故事》的作品入选。阿汤哥是注意力缺失兼情绪障碍的孩子,对新的环境与老师不适应,常会打断上课秩序,甚至翻桌、打人、骂脏话等。

为了让阿汤哥可以适应学校生活,黄惠珠首先和家长密切联系、培养互信,实施用奖励称赞代替惩罚的荣誉制度,上课时则利用计时器,采多样化方式分阶段教学,引起学生兴趣。

除此之外,也请阿汤哥做些服务同学和老师的小事,培养荣誉及自信心,并寻求学校及医疗体系协助,与各处室密切合作,逐步协助阿汤哥适应新的环境。

了解体谅 师生敌对变融洽

另外,高雄市乐群国小谢慧华老师则以“他不是个问题!好不好?!”为题,述说自己辅导的学生,自低年级开始就是老师头痛的人物,在校曾发生攻击他人、自残、逃学、说谎、偷窃、恐吓,甚至在校外玩火被社区居民检举等。

不过透过谢慧华再“不溯及过往”、“跟家长保持正向的联系”、“筑起体谅的桥梁”、“我相信你做得到”等策略,使学生的偏差行为比率下降许多,对师长同学敌意降低,上学出勤情形改善许多,亲师生关系也变融洽。

鼓励代替责骂 重新定义“学习”概念

许多孩子总是不爱上学,如何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以“回归校园的游子”为题的宜兰县罗东国中教学团队,从与学生讨论选择要上课的课程,列出一份新的课表,每周增加进教室的课程,并且充分相信他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目前状况的决定。

加上老师以鼓励的口吻,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只要每周有进步,就会给予奖励;此外,重新定义“学习”,所有试着让学生做的事情都称为“学习”,包括学习让自己上学、学习整理东西、学习准时起床等,并让他知道:“不仅他需要‘学习’,老师也在‘学习’”。

教育部谈到,未来将继续加强推动正向管教、品德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等全方位之学生事务与辅导作为,协助教师发挥正向管教的理念,营造尊重与包容、健康与和谐的学习环境。◇

(责任编辑:赵姿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