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求职陷阱调查 最常遇名不符实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魏纭铃台北18日电)职训局全国就业e网进行“求职陷阱大调查”,7成4受访者或其亲友曾在求职时遇到求职陷阱,最常遇到职缺内容与实际不符。

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局全国就业e网于6月6日进行为期1个月的“求职陷阱大调查”,有效投票数341份。调查显示,7成4受访者或其亲友曾遇到求职陷阱,且陷阱情况前3名是“职缺内容与实际不符”(29.41%)、“被要求买产品”(17.65%)和“被骗钱”(15.69%)。

全国就业e网说明,求职诈骗案常是求职者在面试或上班后才发现,实际工作内容与求职广告或面试时告知的不同。有些不法的公司还会要求应征者,购买公司产品或要求先缴交制服、训练及拍照等费用,借此诈骗钱财。

调查显示,有38.71%求职者遇到求职陷阱,会“摸摸鼻子,自认倒楣”,另有32.26%求职者“直接跟对方理论”,仅9.68%求职者“向政府单位申诉”。

职训局呼吁,受害求职者应勇于拨打电话向当地县市政府检举,不仅维护自身权益,也能避免让其他求职者受害。

全国就业e网提醒,求职者在应征面试前要做好“3大准备”:先上网搜集应征公司资料,了解公司业务性质及工作内容;请亲友陪同前往面试,或告知亲友面试地点;检视征才广告内容,是否有不合常理优渥待遇。

全国就业e网说,面试时要切记“七不原则”:不缴钱、不购买产品、不办信用卡、不签署契约、证件不离身、不喝不明饮料、不非法工作,避免个人安全或权益遭受危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