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7世纪原民史料 重现台湾

人气: 6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郑景雯台北21日电)一批典藏在雅加达“印尼国家档案馆”的台湾史料,沉寂350多年后,行政院原民会今天以特展展示。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今天举办“历史机遇-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文献重现台湾特展”记者会。

2002年在一个偶然机缘下,荷兰海牙档案员在雅加达的印尼国家档案馆,发现17世纪荷兰人到福尔摩沙的档案,当中描述许多台湾原住民的历史,唤醒一段尘封的台湾史。

在台湾西部平原三大语区新港语区、华武(土龙)语区、放索语区的教会档案里,有各部落母语教学、外语教学的调查报告,有选派原住民到荷兰读书的提议,有针对酗酒肮脏的荷兰籍教师的指控等,这一页一页鲜活的历史,都是失落已久的台湾记忆。

17世纪荷兰统治台湾北部所留下的史料可谓吉光片羽,19至20世纪的知名学者甘为霖(William Campbell)、兴索(W.A.Ginsel)、中村孝志等人,研究这段历史时每有“文献不足征也”之叹。

2012年4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主委孙大川率团访问印尼,在外交部驻印尼代表处的协助与安排下,文化园区管理局与希拉拉喜中心签署文化合作备忘录。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促成印尼国家档案馆这一批珍贵文献重返原生地台湾,为台湾史填补缺页。

备忘录签署后,历经半年多的协调与联系,印尼国家档案馆将编号4043、4450、4451三卷档案(共673页)逐页扫描建档,并将电子档以及文献使用权赠送原民会。

孙大川表示,原民会不只服务当代原住民,更要为50年、100年以后的原住民孩子,累积足够属于他们的文化资产。

“历史机遇─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档案重现台湾”特展即日起至6月21日,在原民会一楼展示厅展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