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第三学期变相加课 台教育部:尊重学生意愿

教团痛批荒腔走板 坚决反对第三学期制 但校长认为对弱势童是机会 建议可由偏乡试办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11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教育部拟推出“第三学期”,利用暑假试办,上课4到5周,暑假将从2个月变为剩下3周。教团表示,此政策根本是荒腔走板,坚决反对“中小学第三学期”制。不过有校长认为,这对于弱势孩童却是另一个机会,建议可由偏乡试办。

教育部拟定“十二年国教五年精进计划”草案,最引发注意的是横跨补救教学、学校特色及提升偏乡教育3个面向的“第三学期制”,以“补强性”课程为主,包括数位、本土、才艺、运动、语文等多元弹性课程,学生可自愿性参加,且不采计学业成绩。

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10日指出,“中小学第三学期”制,只是将此构想以“十二年国教五年精进计划”做包装,但名为“精进”的计划,却掩饰不了教育部毫无章法的施政模式。

全教总提出3项反对理由,首先,改变学期制涉及课程调整与校园作息,影响家庭生活安排甚钜,必须经过严谨并配合总体课程调整,否则将沦为变相加课。教育部却片面公布,有黑箱作业之嫌。

尤其迎合了部分课上越多越好的家长期待,但依照九年一贯课程的低标,台湾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总时数都已经名列世界前茅,学童压力有增无减。另外,课程绝非上越多越好,并违反《儿童权利公约》,要求教育部立刻收回错误决策,维护“儿童的最佳利益。”

有校长支持偏乡可试办

舆论担心,为了解决国中生上本土语言问题,创造了第三学期 。这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 ,却制造更多问题 。校长团体则提出不同看法,他们支持第三学期不强迫必修,但必须优先试办偏远、弱势学童,与学期内容必须区分。

全校协提到,弱势孩子每逢长假,有能力的家长,送孩子到补习班学习各种才艺;但暑假期间弱势学童营养午餐也放假,除了没正常三餐,更没地方学习。因为即使一般学童缴第三学期学费,也会比参加坊间夏令营、才艺班便宜。

目前台湾有100万来自东南亚的外籍移工和外籍配偶,如果能从国民教育阶段培养其新住民子女的母国语言,并且是在第三学期实施,这是“在地国际化”的正向发展。

校长团体认为,台湾的新住民资源,一直是台湾未曾发现的宝藏,若将新住民的语言视为台湾经营东南亚国际市场的有利基础,从国民教育阶段培养新住民子女的母国语言,并且是在第三学期实施,未必没有益处。

教部:

教育部10日晚间澄清,第三学期课程没有有暑假只剩3周之情事,完全以尊重家长及学生意愿为前提,采学校自愿性申请、教师及学生自愿性参加,系提供家长于暑期中规划学生活动的另一种选择。

尤其,它并未改变现行学制,只是在暑假期间提供学校依据在地特色、学生需求及社区资源,规划2周至4周,总计不超过80节之课程。另外,试办计划所有活动经费,皆由教育部国教署全额补助。104年度受理全台约100所学校参与试办,除补助教学人员钟点费、教材费、杂支等,偏乡地区另补助交通及午餐费。◇

责任编辑:尚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