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纽西兰使馆牌奇幻漂流 台外交部寻回

人气: 15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明宗台北8日电)中华民国与纽西兰1972年断交,那块中华民国大使馆牌流落40余年,近日终被驻纽西兰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常以立寻回,见证那段风雨飘摇的外交岁月。

1972年台湾的国际处境动荡不安,中华民国与美国虽尚未断交,但当年2月前美国总统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登陆”访问,号称“改变世界的一周”;9月日本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种种国际局势对当时的台湾极不利,当年12月,自清代就建立外交关系的纽西兰也与我国断交。

两国断交后,这块“中华民国大使馆”牌流浪1/4世纪,从原大使馆所在的纽西兰北岛威灵顿(Wellington),不知经历哪些旅程,停泊纽西兰南岛北端小镇摩图艾卡(Motueka)跳蚤市场。

曾在台湾大学动物系执教10余年的陈家全1996年放弃教职,前往纽西兰寻求“无拘无束”的农庄生活。为经济收益,在摩图艾卡跳蚤市场摆摊卖立体纸雕。

镇小,市场更小,彼此间都熟识,1997年朋友跑来告诉陈家全,有个卖二手货的摊子,“有一个有中国字的东西”,引起陈家全好奇。

跑去一看,竟是中华民国大使馆牌。

卖家开价10纽元,以当时汇率还不到新台币200元,陈家全接受中央通讯社记者访问表示,“对方还说出个价就卖,但面对大使馆牌,实在不好意思再还价了”。

“溪源农庄”主人陈家全买下中华民国驻纽西兰大使馆牌后,华侨昵称他为“陈大使”,增添不少趣闻。(陈家全提供)

买下馆牌后,陈家全挂在自己开设、招待旅人住宿并体验乡间生活的“溪源农庄”,自此农庄被华侨戏称为“大使馆”,陈家全也被昵称为“陈大使”,增添不少趣闻。

不少人出价向陈家全购买,也有人建议干脆网拍,但陈家全不为所动,继续珍藏这块得来不易的馆牌。

常以立上任后,一次在基督城(Christchurch)的公务行程中,听闻华侨提起有这块馆牌,但馆牌在哪?谁持有?华侨不知道,“这件事就在我心上搁下了”。

直到常以立访问摩图艾卡附近的纳尔逊(Nelson)时,见到陈家全,这场另类的“代表见大使”,才勾起馆牌“回娘家”的一段缘分。

“这件事我琢磨很久”,常以立回想起见到馆牌那一刻,心中很多感触,两周后致电陈家全,希望陈家全割爱,让馆牌不再流落异乡。

接到电话后,陈家全考虑很久,“如果只是丢在仓库,倒不如继续放在我这里”,但常以立展现诚意,“代表告诉我,他有义务与责任带回这块馆牌”,几经思考,才放手让馆牌返国。

中华民国与纽西兰1972年断交,使馆牌近日终被驻纽西兰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常以立(左)寻回,见证那段动荡飘摇的外交岁月。(陈家全提供)

为求慎重,并报告外交部后,常以立再度专程拜访陈家全,让馆牌郑重“归宁”,也让陈家全夫妻放心,外交部一定会善待这块见证历史的外交文物。

“我可以感受到陈教授夫妻的不舍”,常以立表示,但外交人员长年在外交战场拚搏,有时得意、有时失意,就是为这块馆牌上的国旗、国号奋斗。

他说,馆牌现已列为代表处财产,并郑重保管。

常以立表示,两国断交,往往很多无奈,“好聚不一定好散”,有时断交后难免须短时间内匆忙离境,纽西兰虽未必是这种情况,但断交后需处理馆产、机密文件及安顿家眷,馆牌经40余年终返乡,也见证那段艰困却屹立不摇的外交岁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