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经济学人》再评马英九:两岸政策失败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4年03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黄捷瑄编译报导)《服贸协议》造成的政治僵局持续,国际期刊《经济学人》特别至台北访问台湾总统马英九,并连续二周报导事件。最新的文章批评,在台北的马英九“仍然像任何一位不愿承认自己在政策上有任何根本缺陷的北京领导人。”分析马英九6年的两岸政策相当失败。

学生占领立法院的行动刚开始时,《经济学人》便以〈议会中的学生〉(Students in House)警告此事棘手。一周后的3月29日,《经济学人》再以一篇描述事件发展的报导〈操纵贸易障碍〉(Manning the trade barriers),及评论〈鹿茸上的困境〉(On the antlers of a dilemma)讲述马英九拉近两岸关系的努力失败。

“两岸拉警报”

《经济学人》在Youtube公开了马英九受访的影片“两岸拉警报”(Strait of alarm)。影片中说着流利中文的记者问了四个问题,首先是为何有此争议?马英九认为是协议在立法院的程序不被认同,马认为“回到这个框架上”,争议就有解决的可能。接着记者几乎难以启齿地问到政府对此做了什么努力。马形容,协议在立法院多次遭到民进党议员杯葛,马认为应在“国会内部协议机制下”解决。

记者又问,不签协议对台湾的影响。马一如既往地说,台湾与中共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之后扩大了台湾的外交空间,这是拓展台湾国际贸易关系的必须,否则,台湾参与国际的“决心与诚意将受到质疑”。

最后记者切入马英九是否期待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会晤。马回答,他认为今年11月在北京举行、不涉敏感主权议题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是个好时机,不过北京当局已经以双方领导人“不适合在国际场合”会面为由,迄今无具体答复。但马表明,仍会争取机会。

(影片连结:http://www.youtube.com/watch?v=9atzzJD-8Uk)

拒绝认错

至此,曾经评论马英九“bumbler”(无能)的《经济学人》直接以马英九闹的“鹿茸”(注)笑话为标题,在〈鹿茸上的困境〉开头便说,总统府的马英九看起来光鲜依然,只是回答问题时,似乎已说过很多次似得,耐心中带着疲惫。马英九的发型茂密而油亮,宛如“中国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人在“台北总统府”的马英九“仍然像任何一位不愿承认自己在政策上有任何根本缺陷的北京领导人”。

文章提到,马或许将完成“两岸历史性和解”当作领导人的责任,希望像孙中山一样得到两岸的肯定。但现在,台湾与中国(共)仍然很遥远。曾经是国民党最受欢迎政治人物的马英九,现在支持度只剩下9%。

尽管马英九可以为任内签了多少两岸协议,大陆游客增加多少、两岸班机增加多少、两岸三地贸易额增加多少等快速一体化数据自豪。《经济学人》写到,中国(共)从来没有掩饰重新吸纳台湾的战略。中国(共)认为,台湾的经济与中国越纠缠不清,对统一的抗拒就越少。像香港一样,台湾是中国一个“自主的”区域。届时不费一兵一卒,台湾将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对此,马认为“和解”是阻止中共侵略的第一步。

〈鹿茸〉一文提醒,许多人误以为台湾政治是争论统一或独立;但事实上却是关于如何“保持现状”。

折衷路线挫败

文章提到,马希望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以“经济体领导人”的身份会晤,然而对中共而言,他们只视台湾为中国的一个省。中共拒绝马习会提议,而马却认为“不是不可能”。这个背景可以解释抗议运动对马而言为何不是一个“小小的地方性困难”。虽然学生使用的手段不民主,学生和民进党反对的理由也有些也似是而非。但重点是,协议“触碰到了多数民众不信任马英九,以及不信任与中国大陆经济一体化的脉络”。

在台湾,有些人持台湾终将被美国放弃的悲观主义,也有主张挑战中共的冒险主义。马英九试图走一条“看似合理的折衷路线”。这条路走了6年,马自己厌倦了;台湾民众也厌倦了他。文末总结,2016年台湾或许可能选出另一个国民党总统。不过,即便如此,如果马英九希望在稳定的两岸关系中卸任,并且被两岸及世界承认为“历史性和平使者”的角色,那他恐怕要失望了。

(注)马英九3月14日在接见外宾,宣传《服贸协议》与国际经贸的关系时,以台湾与新西兰都生产鹿茸(鹿角)为例,却将鹿茸解释为“鹿耳朵里面的毛”,成为这次争议的场边笑谈之一,引发不小轰动。

(责任编辑:毕儒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