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养院客家粽 包出硬颈好滋味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1日报导】端节粽各地口味大PK专题1(中央社记者管瑞平苗栗县1日电)苗栗县幼安教养院端午节推出客家月桃粽,每颗都是教导员带着烘焙坊院生按步骤学习制作,不仅用心,更具“硬颈”学习精神。

端午节将至,幼安教养院的烘焙厨房里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多名老师带着学员分头进行制作肉粽的每个步骤,有人洗刷粽叶、有人将豆干、香菇等馅料食材切丁,也有人负责拌炒,最后,再以月桃叶逐一包裹,制作成串串道地客家粽。

幼安教养院是苗栗地区专门收托中、重度、极重度身心障碍者的教育福利机构,指导老师刘宪祯说,为符合在地客家特色,学员制作的是传统客家粽月桃粽,粽叶选用散发独特清香的月桃叶,馅料有豆干、香菇、萝卜干、猪肉片等,“简单、实在”。

幼安的爱心月桃粽,月桃叶是由老师带着院生上山亲手采摘,回到厨房洗净、汆烫杀菌、晾干,萝卜干是平日自行腌晒,油葱酥也是院生学着调整火侯,亲手油炸而来。

每一种馅料食材必须先各别拌炒入味,最后才汇入整合;另外,生糯米需先浸泡、沥干蒸过后再进行翻炒,刘宪祯指出,少了闽南粽常见的花生、咸蛋黄等配料,客家粽看似用料“简单”,但工序一点也不马虎。

能够进入烘焙坊学习制作粽子的学员已是经过院方挑选,认知、行为功能较佳者,然而要让这群身心障碍的孩子们完成一连串作业并不容易,看似简单的切豆干,或许就得练习好长一段时间,有时遇上院生脾气拗起来,老师都得不厌其烦地发挥最大耐心“连哄带教”。

幼安教养院长林勤妹表示,“技能养成”是院内课程相当重要的一环,透过烘焙坊的训练,可以帮助院生培养自力更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替未来累积更多能量。

“特别是家庭功能几乎丧失的院生,未来势必只能靠自己”林勤妹说,给鱼不如给钓竿,就好比客家人的一股勤奋、硬颈精神,只要不断学习,他们终有一天能够独当一面,回到社区找到工作、把自己照顾好。

今年端午爱心粽,幼安预计陆续出货3000颗,每盒6颗荤食售价新台币200元、素食230元,扣除成本后,余款用来补助家境贫困的院生,毕竟机构资源有限,透过义卖也能帮助院生学习自助。

尽管贩售情况受到景气影响不如预期,但“建立与社会接轨平台、让院生实际参与”远比销售绩来得重要。林勤妹说,院生用心制作的客家粽,或许不如专业厂商及经验丰富的婆婆妈妈,却包裹着他们勇敢踏出人生的一股重要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