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志愿怎么填 台学者:兼顾兴趣和能力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06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首届国中会考明(5)日公布成绩,如何选填志愿让学生和家长伤透脑筋。学者建议,学生拿到成绩后,应该先思考自己适合读什么,从梦想、兴趣着手,再配合多元智能的评估,找到兴趣与能力都可以胜任的方向。只要做自己想做又有意义的事,学习就一定充满热情。

中华适性教育发展协会4日举办《适性探索启发孩子的潜能》新书发表会,建议选填志愿可从选择走学术路线,还是技艺路线两大方向去思考。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教授王立昇建议,如果孩子喜欢问为什么(why),喜欢探究原理,则可能适合走学术路线,那就可以选择普通高中,为以后的学术及理论研究做准备。

若孩子喜欢动手操作,喜欢问如何做(how),则可能适合走技艺路线,那也许就可以选择高职或五专。如果大方向还不能确定,就可以选择基本学科及应用学科兼备的综合高中,持续探索。

经过这样系统性的评估后,再来参考成绩的落点,选填志愿时就比较有一个方向,不至于在拿到成绩单后不知所措了。

王立昇引述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的话说:“教育就是将人从婴儿时期过渡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家长及老师都是引导人,要引导孩子发掘个人的潜能,并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

许多家长对于孩子有过多期许,不过王立昇提醒家长,适性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孩子有机会过属于他自己的生活,未来得以找到适才适所的生命之路。亲子要多对话,共商适性生涯发展的方向,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帮助孩子找到热情。有了热情,吃再多的苦也是甘之如饴,挑战或压力反而转换为成长的动力。◇

(责任编辑:明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