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特招会考新趋势 崩解填鸭教学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2日电)国中教育会考、特色招生考试,不只是升学制度的变革,也带动一波教学创新,传统填鸭、教师全权主导模式,面临冲击和崩解。

十二年国教难度最高的特招考试,今天第一天测验完国文、英语、数学等“工具学科”,题目的取材和鉴别度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新北市江翠国中教师陈恬伶观察特招试题,认为选文的难度和基本学力测验、会考没有太大差异,但题材更广泛,且拆除了更多可以参考的“鹰架”。举例来说,基测文言文章遇到生难字词,大都会有注释,会考注释少了多,特招则几乎没有,考生必须自行从上下文判断。

陈恬伶认为,要能应付会考、特招,学生一定要有“透过阅读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够抓出文章中的重点,了解文字背后要传达的意旨,甚至是隐喻,有赖平时加强训练。

例如今年特招有一篇文章,书写加拉巴哥群岛中的小绿蠵龟遭海鸟啄食,人类出手相救,但没过多久,海鸟们又大开杀戒。文本中没有明言,考生需自行判断出作者想要传达的“尊重自然”的道理。

英语科部分,题目篇章也不长,但内含的讯息量却很大。台北市兴雅国中教师林淑媛表示,特招考试重视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如果学生只接受传统逐字逐句解题的训练,题目可能做不完。

国中传统教学方式,是让老师对每一篇课文仔细解释、学生勤作笔记和大量测验卷练习,如此教出来的学生,恐无法适应会考、特招的变革。林淑媛建议国中教师应改变教学策略,多让学生阅读文章,从文章中学习文法、句型,而非不断地做单题练习。

数学科部分更是明显,受教育部邀请解题的台北市兴雅国中教师林寿福分析,近年来升学考试走向,数学题目加长,必须读懂题目,并具备清楚说明解题的过程和理由的“沟通能力”,用文字把想法写出来。

林寿福表示,传统数学科“大量练习”的教学模式应改成“慢慢学、快快到”,老师先不要一直塞题目,而应多花时间说明题目背后的原理、运用到的解题路径、是否有其他解法等,并开放讨论,把学习的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上,让学生能够转移经验、触类旁通。

各界对十二年国教,往往着眼于升学制度的变革,对考试的功能也偏重于选才,却忽略了在考试引导下,一股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的教学改革力量,正在默默地改变台湾教育的未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