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水库淤积率偏高 学者:生态工法可解

人气: 6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5年03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台湾水库淤积率高达31%,以目前降雨强度、高山侵蚀的速率,水库迟早都会被填满。中研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汪中和指出,水库要改善很不容易,可是如果把全台湾所有道路都改成透水性铺面,就等于增加了好几座曾文水库,如把六都道路通通改成透水性铺面,改成可以涵水的地层,只要1公尺深度,透水面30%,六都总容量就超过一座曾文水库6亿吨以上。

透水性道路推出约10年,需要更多工程强度设计检验,已经有很多地方铺设。国内新北汐止中正礼门社区有一条道路完全是透水性;水利署新店水文实验站,站内有一条实验道路也是透水性。国外如中国大陆、东南亚、阿拉伯、美国德州都已开始做透水性道路铺面。

汪中和表示,水利署今年最重要的政策目标就是海绵化台湾,把台湾当作一个海绵化的地方,只要下雨,台湾就像海绵一样,尽量把雨水吸收、存留起来,过去只存在水库中,现在希望城市、乡村每一条道路都是吸水的海绵,只要雨下到道路,就会进到地底下。

海绵化道路就是所有道路都变成透水性,透过生态工法把每条道路下面变成蓄水池。工法跟现在做道路一样,须有集配料,上面有铺面,但另外包含塑胶制支撑骨材,可以承受路面载重。施工时,骨材与骨材中间填充大量集配料,造成透水孔吸力,让水经过道路表面,马上进入地底下,类似天然地下水涵水层。路面必须保留透气孔,不能铺柏油可铺混凝土。

汪中和表示,透水性道路蓄水,不是集中在一个山谷或河川,而是分散全台湾,且可重复使用。只要下雨就储水,不下雨抽取使用,可以源源不绝生生下息,不但涵养地下水也可以防洪,下大雨水也有去处,不会让水沟承载不了,透水性铺面让淹水概率大幅度降低,而且是非常显着的减少。

除了透水性道路,建筑也应该装置集水及储水设备。汪中和说,希望政府能够立法规定,所有大楼的楼顶都要有集水设施,下雨时可以收集雨水,雨水透过管路送到大楼储水槽,可供洗涤、浇花、一般清洁,在干旱时是很好的救命水。◇

责任编辑:陈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