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持烟危如持枪 台学测考题引省思

人气: 86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6年01月22日讯】(中央社台北22日电)今年学测国文科考题出现一则戒烟广告,将“持烟”的手势类比于“持枪”,隐喻两者同样危险。

学测国文科多选题第17题,引用国外戒烟广告,前景是一个人类的手,手指夹着一根香烟,背景则是拿着手枪的剪影。简单的构图,将烟品带来的危害,类比于杀人武器。

考题选项举出5则古文,让考生判断文句中“;(分号)”和“持烟等同持枪”具有类似表意方式的选项。

补教老师简诤表示,重点在于分号前后的对比,例如选项E“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出自明末清初文人顾炎武的“廉耻”,即是用松柏和鸡鸣,对比君子在乱世之中,仍不会改变气节。

补教老师唐文说,选项B选项C也都是类比,都可以选。但选项A,分号前“居庙堂之高”指的是执政者,分号后“处江湖之远”指的是在野者,两者处境不同而有不同思虑之处,并非类比。

选项D也是一样,唐文解释,“不必藏于己”和“不必为己”显然是说两种状况,跟持烟与持枪的类比不同。

除了戒烟广告,今年国文还出了一篇玉娇龙(电影卧虎藏龙角色)和国学大师胡适的话。唐文说,这一题很“跳tone”,两人不存在同一时空,不可能有对话,因此学生不必考虑玉娇龙和胡适,直接就话语内容分析即可。

唐文说,胡适的话中说,“在没有对手的社会中,没人可指导你,也没人可启发你,胜败必须一人承担”,就表达出选项D的“堪寻敌手共论剑,高处不胜寒”的意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