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抗红潮 专家:新南向政策推品牌重人道

台商分享,在印度做机车零组件生意,一年3,000万台,仅6个品牌争取,订单一接就是500万台以上,根本应接不暇,更需大量人才进驻。(AFP)

人气: 36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6年06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中共为了输出过剩产能,在具有政治目的下推动一带一路、亚投行,进而牵动周遭国家遭到赤化的危机,红色资本入侵国际市场,包含媒体、房地产、企业等危机。面对红潮来临,台湾该如何因应?“迈向全球是台湾唯一的路”,全球品牌管理协会理事长陈春山认为,台湾新南向政策应在国际间、各领域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并非是抢市场,而是结交更多的朋友,让他们来做台湾的伙伴。

中共社会内部已百病丛生,包含经济崩盘、企业倒闭、鬼屋林立、环境污染、盗贼四起等沉痾,各国在经验上与中共密切合作,虽短暂使经济有所获益,却也连带输入污染,已让许多国家思考,经济必须与环境和谐共存,而非逐利为上。

过去两岸间经贸交流频繁,对外贸易过度单一化,甚至签署ECFA,为何经济没有起色,以失败告终?正因为老百姓无感,只有中介、掮客、大企业得到好处,中小企业、年轻人,成为剥削的对象,无法真正受益。

关于台湾新政府推“新南向政策”,提出以人为本的基调,中国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却说,这项政策无法替代大陆庞大市场,不容易成功。不过多位台湾专家、企业主则认为,台湾有良好条件,是大有可为,认为中共以剥削、污染换取经济成长模式,将逐渐被市场机制淘汰。

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分析,过去海外投资设厂皆以经济考量为至上,新南向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要着重“人道考量”,减少污染,避免对当地剥削,也是未来国际的趋势。

过去台湾厂商企业到当地投资,总是一副财大气粗,认为当地环境文化属于次等的心态。王健全说,“我们未来不要再抱着这种心态了”,应该要深入交流,彼此合作。

汽机车、电子通讯、纺织成衣,都是台湾可以有效切入印度、东南亚产业链的好机会,未来全世界六成中产阶级都是在印度、中国、东南亚,因此非常有潜力。

未来世界工厂将由中国转往印度,崇越集团董事长郭智辉举例,以汽车零组件为例,台湾居世界第一,有台商分享,“印度的机车市场,远大于中国。”

印度机车市场比陆大3倍  台商:订单上看500万台

在中国做机车零组件生意,一年1,000万台,就有100多个品牌公司抢食,接到的订单就不大;反观印度一年3,000万台,只有6个品牌争取,随便一接单就是500万台以上,根本应接不暇,更需要大量人才进驻。

从过去的历程,郭智辉说,台湾新南向政策是有很大的机会,企业单打独斗时代已过去,早期中小企业,注重是国际贸易,但在未来是国际企业,进入市场是要经营,而非制造污染让对方国家产生困扰,或只看当一地区的廉价劳工,而是要打团体战。

台湾有一个长期问题,企业都把钱带到海外去,有什么好处?对台湾GDP会增加吗?郭智辉提出建言,既然都是南向政策,他呼吁,不如回过头来看看台湾的南部地区,例如高雄、屏东地区,很需要企业,让企业回到台湾南部生产,台商回流才是上策。◇

责任编辑:昱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