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画家杨翠华 临摹希望的花

画家杨翠华作品灵感源自正统艺术的思维与个人平日修为,酝酿多年的绘画甘露,吸引莘莘学子细细品味。(陈柏州/大纪元)

人气: 15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7年12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原彰台湾台北报导)去年3月分,台北商业大学内举行一场名叫“千年之约”的个人画展,画家杨翠华勤而不倦地分享创作动机,她说,作品灵感源自正统艺术的思维与个人平日修为,其酝酿多年的绘画甘露,吸引莘莘学子细细品味。

如成语“春华秋实”中的“华”字,代表着春天盛开的花朵,杨翠华因姓名内的“华”字关系,与花朵结下了深刻的缘分。在她的绘画作品中,常以花朵为题,不只有荷花,还有牡丹与茶花,杨翠华说,“我喜欢花花草草,因为它们没有太多复杂的想法,特别喜欢画花。”

花的气质 源自态度

被杨翠华诠释的花朵们,总是姿态万千,其中,有一幅以牡丹为题的佳作,是杨翠华亲自前往日本东京上野,将所见描绘而成。画中的牡丹尽显晶莹质感,散发纯净灵气。不过她说,台湾不少知名景点也有牡丹,常令她感到俗艳,因为外在环境会影响着花朵,人们对花的态度,也决定这朵花的气质。

杨翠华接着说,古人赏花远观不亵玩,对花抱着一种尊敬的心态,如同她在日本上野所见,游客们只是观赏着花朵,以“心”赏花,赞扬花朵的美丽;而在台湾,人们抢着与花朵拍照,希望鲜花衬托自己,想着人比花娇,却忽略花朵的感受。

杨翠华说:“被人类尊重、感受到正面能量的花朵,通常气质较为脱俗,反之,就可能感受不到内在气质。万物都该被尊重,所以我对临摹的主角也会心存感激。”

画家杨翠华的油画创作《红莲》入选第二届新唐人电视台全世界人物写实油画大赛。(陈柏州/大纪元)

实技法 形神兼备

不只是心态,绘画技法上的选择也是影响画作气质的关键要素。杨翠华的作品采取写实这项传统绘画技法,她说,想把画作的内涵充分地传达给观众,加强这项绘画基本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画作形神兼备,也是尊重画作的一种表现。

杨翠华2013年的油画创作《我的父亲》,便将父亲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这幅画作也获得2014年纽约新唐人电视台全世界人物写实油画大赛优秀奖。

画家杨翠华2013年的油画创作《父亲》,将父亲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这幅画作获得第四届新唐人电视台全世界人物写实油画大赛优秀奖。(陈柏州/大纪元)

她谈到,这幅画的内涵想表达从小到大与父亲之间的深厚情感,如果不靠着写实的绘画基本功,去描绘父亲皮肤上的皱纹与光泽,以及眼神内的慈祥,就无法说服观众。

现代的社会相当不平和,杨翠华想借着艺术创作方式,传递正面能量,带给社会温暖与希望,因此,写实技法成为她钟情的创作方式。杨翠华说,真正的艺术是必须得让人看得懂、起到价值分享的作用,才能真正启迪人心,带给人力量。

画家杨翠华的油画创作《舞在山脉水月中》从入选第四届新唐人电视台全世界人物写实油画大赛。(陈柏州/大纪元)

杨翠华接着举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的画作内常见到上帝、天使、马利亚与受难的基督徒,这样的画面表达着善恶有报的概念,天堂与地狱分别是好人与恶人的归宿,要人当好人并带给好人希望,而这样的艺术得建构在写实这项绘画基本功之上。

“写实是一个相当完美的、无止境的技术,让画作本身可以说故事,进而把正面的内涵表现出来;另外,写实还是种心态,真真实实去呈现事物。”杨翠华说。

尽心投入 缪思涌现

每位艺术创作者多少都有灵感枯竭的时刻,不过对杨翠华来说,只要做好功课,尽心投入,就常有神来之笔,达到出乎意料的结果。

有次她的老板问她,有没有神来之笔的经验?杨翠华回忆,检视历年来的创作后发现,沉浸在绘画当下的喜悦时,常感到有股力量在推动着她,作品完成时,反而会惊觉,“原来我已经画完了。”

杨翠华分享绘画前所下的功夫,她会先确定好主题,接着搜集素材,她谈到,曾有次主题是茶花,她一早便带着咖啡上阳明山,观察花的生长,并拍照记录,接着改前往平溪,比较不同生长地的花朵彼此间气质上的差别。

用整个花期的时间做功课后,才会选一个宁静的时刻动笔创作,杨翠华说:“这样虽然不会有灵感的问题,但我时常觉得技巧还不够炉火纯青,会想加强与突破它。”

今年主题 正面人物

2016年的开始,美浓发生地震与日前的内湖小灯泡事件,让杨翠华感到社会的混乱与动荡,而今年她想以水彩进行一系列创作,主题则会围绕她昔日在美国纽约所见到的乌克兰法轮功学员。

杨翠华解释,法轮功学员们穿着传统服饰并以鲜花做髪饰,相当优雅美丽,而他们又有一颗善良与纯正的内心,是相当合适的主题,“今年我想以正面的人物与景物作为创作方向,充实每个人的心灵世界。”她说。◇

画家杨翠华的水彩画创作《祝福》,主题是她在纽约所见到的乌克兰法轮功学员。(陈柏州/大纪元)
画家杨翠华(后)分享创作动机,作品灵感源自正统艺术的思维与个人平日修为,酝酿多年的绘画甘露,吸引莘莘学子细细品味。(陈柏州/大纪元)

责任编辑:韵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