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育部数位人文创新人才培育计划 元智成果丰硕

人气: 3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8年03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桃园报导)教育部为鼓励及引导大学校院运用大数据及数位科技工具,导入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创新,培育具备逻辑思考、问题解决与实作能力之跨领域创新人才;今年全国各大学补助32件,元智大学有5件通过,分别是社政系刘宜君教授、艺设系黄琬雯教授、应用外语系陈怡蓁教授,艺设系林楚卿教授获二项计划通过,实属不易。

元智大学社政系教授刘宜君提出计划“数字力、数位力与数创力之精进课程”,刘宜君表示,透过大数据概念与实务操作设计,引导学生运用大數据及數位科技工具,导入人文社会领域案例,培育具备邏辑思考、问题解决与实作能力之跨領域人才,提升人文社会领域学生的数位竞争力,日后规划开设“大数据数位人文学程”之参考。

IoT智能地砖设计,如地上有水会有警示的地砖, 防止长者在家滑倒。(元智大学)
黄琬雯带领学生去调查基地和上课。(元智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系副教授林楚卿获得二项计划,分别是““跨域设计人才”如何教?”及““科技可以很艺术”数位制造技术如何有创意于艺术设计领域中教学”;林楚卿表示,前者将于课程中为技术教学为主的实作课,目标训练学生熟悉数位制造技术,培育maker所需技能,并学习应用数位技术于设计与艺术创作。课程中学生将理解目前“自造者运动”(maker movement)的发展,以maker三大精神:学习(learn),制造(make)及共享(share),来学习数位制造原理及其应用。

后者主要课程涵盖人文设计领域及机械工程领域,修课学生来自艺术与设计系及机械工程系。藉由跨领域教学,让学生跨域合作,将设计概念实践。

应用外语系副教授陈怡蓁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英文:大数据时代下的创意产业新蓝海”计划,以“科技内容教学知识架构”为课程设计框架,内容方面将让学生熟习文化创意产业议题,教学方面将提升学生的专业英文能力科技方面则以养成学生數位人文基本素养、使用大數据让发挥专长和创新的想像力、以及使用新型數位工具处理巨量资料的能力。

艺术与设计学系助理教授黄琬雯提出“数位工具辅助设计创作与社会环境调查计划”,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图面与模型的完成度,以训练培养设计人材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与创造性,并邀请建筑师、社区规划师、设计师与专业教师定期“共授课程”,藉由演讲、参访工作室、建筑事务所、美术馆、博物馆与建筑工地等实地考察与测绘,提升学生实务与解决问题之能力。◇

责任编辑:昱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