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工业化席卷而来 家庭奶牛场如何突围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9年05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谭鑫新西兰编译报导)格伦·赫鲁德(Glen Herud)是快乐牛奶公司(Happy Cow Milk Company)的创始人。他作为新西兰最杰出的专家,认为家庭奶牛场在全球范围内正急剧消亡。

在2000年至2014年间,美国有57%的奶牛场关闭,59,826名奶农破产。与此同期,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奶牛数量减少了36%至76%。

消费者研究显示:人们不喜欢“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的工厂化农业。在一项调查中,城市消费者普遍认为,理想的奶牛场应该是有机的、小型的、由家庭农场主经营、并以社区为中心的。

但这种类型的农场都在赔钱。奶牛不足200头的农场每升牛奶损失25分;牛群的规模在200头到1999头之间,维持收支平衡;只有牛群规模在2000头以上,每升才有15分的微利。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牛奶是极容易变质的食品,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加工。

农民不能把牛奶囤积,等到价格上涨再出售。这使得农民必须依赖加工厂和零售商。

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链中的每个部门都在提高效率,并遵循着经济和商业规则,接受规模经济。规模越大,效率更高。因此,家庭农场逐渐被边缘化,这就是问题所在。

就整个流程而言,拥有80头奶牛的农民,非常乐意向公众公开他们的具体操作过程;而这一点,拥有2000头奶牛的农场却非常的忌讳。

规模小,违反了经济和商业的规则,的确是一种劣势。目前的趋势就是小农场关闭,剩下的农场变得越来越大。

全球奶农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规律。2000年,美国的平均牧群为88头奶牛。2014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04头。目前,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增加了22%,全球牛奶产量增加了约5%。

但所有人都知道,消费者需要的是真正“天然”而非“工业化”的牛奶。

责任编辑:易凡

 

评论